- 1、本文档共8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中医艾灸疗法史上最全精品;教学目的
1.掌握灸法的作用、分类、及操作方法。
2.了解灸法的注意事项。
3灸法的具体应用
重点难点
1.艾灸的分类。
2.艾灸的操作方法。
3艾灸的适应症
4三伏贴的作用
;服苯海拉明片,1岁以内每次6.
(1)小儿一般贴敷0.
体弱易感冒:肺俞、大椎、风池
腰间盘突出及骨质增生等骨关节疾病。
适应症:筋脉痹阻、风湿痹痛。
初伏灸:2017年7月12日
补法:无须吹其艾火,让其自然缓缓燃尽为止,以补其虚
4、隔姜灸法: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3厘米~4厘米,厚约0.
强制性脊髓炎:悬钟、大抒、命门、关元;配穴:外关、阳陵泉。
寒湿重者加大肠俞、气海俞。
特别提示:灸法对颈椎病的颈型、神经根型、椎动脉型疗效较好。
主穴:脾俞、关元、膈俞、涌泉配穴:膏盲、足三里。
可由浅达深,亦可循经传导。;用作灸料的艾绒是用干燥的艾叶除去杂质捣碎成细软的艾绒,贮藏备用。;艾绒的制作;将纯净的艾绒,放在平板上,用手搓捏成大小不等的圆锥形艾炷,艾炷高1厘米左右,直径0.8厘米左右,根据临床需要分大、中、三种规格小燃烧完1柱为一壮。;灸法的作用;(一)温经散寒;(二)扶阳固脱;(三)消瘀散结;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可调理亚健康状态。;说明艾灸足三里有防病保健作用,今人称之为“保健灸”,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
;小结;第一节灸法的分类与操作;灸
法;(一)艾炷灸;又称明灸、着肤灸,即将艾炷直接置放在皮肤上施灸的一种方法。
根据灸后对皮肤刺激的程度不同,又分为无瘢痕灸和瘢痕灸两种。;又称化脓灸,因施灸后局部组织烫伤化脓,结痂后留有瘢痕,故名。施灸前先在施术部位上涂以少量凡士林或大蒜液,以增加粘附性和刺激作用,然后放置艾炷,从上端点燃。灸毕,在施灸穴位上贴敷消炎药膏,数日后可化脓,化脓时每天换膏药1次。灸疮30-40天左右愈合,留有瘢痕。;在灸疮化脓期间,局部需注意清洁,避免感染。
对身体过于虚弱,或有糖尿病、皮肤病的患者不宜使用此法。
临床常用于治疗哮喘、慢性胃肠病、瘰疬、风湿顽痹等,但由于这种方法灸后遗有瘢痕,故灸前必须征求患者的同意及合作。;又称非化脓灸。即将艾炷放置于皮肤上之后,从上端点燃,当燃剩2/5左右,患者感到烫时,用镊子将艾炷挟去,换炷再灸,一般灸3-7壮,以局部皮肤充血、红晕为度。施灸后皮肤不致起泡,或起泡后亦不致形成灸疮。
此法适用于慢性虚寒性疾病,如哮喘、眩晕、慢性腹泻、风寒湿痹和皮肤疣等。;又称间隔灸、隔物灸,是指用药物或其他材料将艾炷与施灸腧穴皮肤之间隔开而施灸的方法。
隔姜灸
隔蒜灸
隔盐灸
隔附子饼灸
隔胡椒饼灸
隔豆豉饼灸;(1)隔姜灸
将鲜生姜切成直径2~3cm,厚约0.2~0.3cm的薄片,中间用针刺数孔,放在应灸的部位,上置艾炷点燃。艾炷燃尽后易炷再灸。
当患者感到灼痛时,将姜片向上提起,离开皮肤片刻,放下再灸;或缓慢移动姜片,至局部皮肤潮红为止。一般灸3~6壮不引起烫伤,以皮肤红晕而不起泡为度。;治疗因感寒而致的呕吐、腹痛、痛经以及风寒痹痛等。;(2)隔蒜灸
用鲜大蒜头切成0.2~0.3cm的薄片,一般灸5~7壮。
因大蒜液对皮肤有刺激性,灸后容易起泡,若不使起泡,可将蒜片向上提起,或缓慢移动蒜片。;此法多用于治疗肺结核、腹中积块及未溃疮疡等。
此外,尚有一种自大椎穴起至腰俞穴铺敷蒜泥一层的铺灸法(长蛇灸),民间用于治疗虚劳、顽痹等证。;用于治疗淋巴结核、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未溃疮疖、乳痈)及虫、蛇、蝎、蜂蜇咬伤等病证。;(3)隔盐灸
用纯净干燥的食盐填敷于脐部,使其与脐平,上置艾炷施灸,一般灸5~9壮。
此法有回阳、救逆、固脱之功。
临床常用于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痢疾、淋病、中风脱证等。;治疗急性寒性腹痛、吐泻并作、中风脱证、四肢发凉等。;(4)隔附子灸
以附子片或附子药饼作间隔物。药饼的制法,是将附子研成细末,以黄油调和制成直径约3cm、厚约0.8cm的附子饼。
;(5)隔胡椒饼灸
以白胡椒末适量,加面粉和水制成厚约0.5cm,直径2cm的圆饼,使中央呈凹陷形,置适量药末(如丁香、麝香、肉桂等)填平,上置艾炷点燃施灸。每次灸5~7壮,以觉温热舒适为度。
胡椒味辛性热,有温中散寒之功。主要用于治疗胃寒呕吐、腹痛泄泻、风寒湿痹和面部麻木等症。;(6)隔豆豉饼灸
用淡豆豉末加黄酒调和,制成与施灸部位大小适宜的饼,厚约0.6cm,软硬适中,放于施灸部位,上置艾炷灸之,勿使皮破,每天灸1次,以愈为度。
豆豉味苦性寒,功能解表发汗,除烦。此法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Unit 5 We’re family 第1课时(Get ready)(课件)外研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pptx
- 中国民间传说:田螺姑娘.ppt
- 医院岗位风险分级监管制度.docx VIP
- 八年级班级工作计划第一学期.pdf VIP
- 甘肃省平凉崆峒区2024年中考联考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 硅片加工表面抛光.ppt
- 正大猪三宝饲料推广会流程和操作实务.ppt
- 安徽省腰椎间盘突出症分级诊疗指南(2015年版)安徽省医学会(发布时间:2016-01).pdf VIP
- 国家食品安全抽样检验抽样单&填表说明.doc
- TASCAM达斯冠专业音响CD-RW901MKII说明书用户手册(1).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