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治水水之粤南粤文化概览.ppt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包拯治水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仲峰SHUIZHIYUE——NANYUEWENHUAGAILAN水之粤——南粤文化概览

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包拯包拯(999—1062),庐州合肥人(今安徽合肥),北宋名臣,累迁监察御史,为官清正廉洁,铁面无私,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清官,后人敬称他为“包青天”。

位于肇庆市(古称端州郡)羚羊峡下西江河中心的砚洲岛之东。距离肇庆市十多公里。自古相传,在砚洲乃当年(北宋庆历三年)包公在端州为官。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砚洲包公楼

包拯到达端州后,正值瘟疫流行,他便于当地一位老进士利用中草药为民治病,但终不得根治。后来猜测是水源被污染了,遂与民一起挖井,用井水代替了河水才根治了瘟疫。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从此,居民饮用井水,既方便又卫生,瘟疫得到了彻底的根除。老百姓亲切地称这些水井为“包公井”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安徽合肥包公墓志铭也有记载:“端州为民掘井取水。”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为了纪念包拯在端州所做的历史贡献,肇庆市在2005年修建了包公井亭,取名“清泉井亭”。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粤东笔记》记载:“古称肇庆两水夹洲,当西江水涨时,诸岩皆可周游,宛似武夷九曲,盖西江之水,一从城南羚羊峡,一从星岩前后出沥水……”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古代西江经过三榕峡后,分成三条支流倾泻: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一支经南岸、金渡沿宋隆流往金利、高明主干由城南出羚羊峡端州则是夹在两条支流水道之间的窄长地域,称为“两水夹洲”一支经南岸、金渡沿宋隆流往金利、高在端州北边,有几条小河流,其中最大的一条小河叫沥水。每逢暴雨,北岭山泥沙便会被雨水冲涌下来,日久年深,沥水便积聚了大量的泥沙,逐渐淤塞。每年春洪夏涝,西江河水会淹没沥水河周围大片土地,使得七星岩一带汪洋一片,直至北岭山下。水退去时,沥水又因积聚了大量泥沙而排泄不畅,成为端州的灾患。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包拯引导民众开渠凿池,改造沥湖(今称星湖),屯良田、备耕耘,着力恢复生产。这种发展经济为根本的“屯田法”迅速改变了端州的贫困面貌,沉寂的端州终于慢慢有了生机。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他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围堰造地、排沥屯田,开创了珠江三角洲桑基鱼塘式农业的雏形,还建造了储粮备荒的“丰济仓”,“聚谷于众,年丰则取之,民饥则与之”。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肇庆市鼎湖区桑基鱼塘现貌

在成为名动天下的“包青天”前,在端州三年,包拯勤政爱民,通过一系列治水良方为民务实,深受百姓爱戴。在任期间,他廉洁奉公、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老百姓申不平,是当之无愧的“包青天”。包拯治水BAOZHENGZHISHUI

谢谢观看马克思主义学院陈仲峰SHUIZHIYUE——NANYUEWENHUAGAILAN水之粤——南粤文化概览

文档评论(0)

学海无涯苦做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职业教育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