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docx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

?

【摘要】随着超声波的应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率明显提高,本实验观察91例患儿,中药组以小柴胡汤加减治疗,效果优于西药组,并显著减少复发率。

【关键词】小柴胡汤加减肠系膜淋巴结炎复发率

R243B2095-1752(2013)31-0361-02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3-7岁1的儿童,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以右下腹痛,或伴发热、呕吐、乏力、纳差等为临床表现,随着超声波的广泛使用,临床确诊率大为提高,笔者自2010年3月到2012年5月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54例,并于西药组对照比较,临床效果满意,复发率亦显著降低,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观察对象91例,均为儿童,随机分为两组(以家长和儿童的配合情况)。中药组54例,年龄为1.8个月到12岁,平均4.6岁,病程3—15天药,平均8.2天。均有腹痛,伴发热者16例,呕吐者24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41例;西药组37例,年龄为2岁到11岁,平均4.3岁,病程5—14天,平均8天,均有腹痛,伴发热者14例,呕吐者12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者25例。两组病例均符合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诊断标准,除腹痛发热外,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彩色超声检查均为多发淋巴结肿大,排除阑尾炎、肠套叠、肠梗阻等急腹证[1]。

2治疗方法

中药组用小柴胡汤加减为基本方,药由柴胡、黄芩、党参、姜半夏、连翘、白芍、炙甘草、生姜、大枣组成,加减:口渴欲饮、心烦者加石膏;腹胀、便秘者加厚朴、大白;腹泻呈水样加干姜,去黄芩,食积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均以小量频服。

西药组用头孢曲松或头孢夫辛,利巴韦林,分别加入100毫升的生理盐水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只有一例用头孢类一周无效,继用阿奇霉素。两组均在用药期间禁服其它药物,避免服用生冷、油腻及膨化食品等。

3治疗结果

3.1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消失,彩超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消失,彩超示淋巴较正常增大;好转:症状减轻,彩超示淋巴无明显减小;无效:与治疗前相比各方面均无改善;复发:以随诊半年为期。

3.2治疗结果:附表示,中药组54例,治愈率为59.26%,复发率为11.11%,总有效率为94.40%;西药组37例,治愈率为54.05%,复发率为45.94%,总有效率为89.20%,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

附表两组疗效比较

总例数治愈例(%)显效例(%)好转例(%)无效例(%)复发率(%)

中药组5459.2616.6618.525.611.11

西药组3754.0524.3210.810.845.94

4典型病例

顾某,男,2岁3个月,2012年7月4日就诊。4天前因发热、流涕,在本村卫生所治疗,后反复发热伴腹痛,在一家二甲医院就治,彩超示多发淋巴结肿大,最大2.4x2.6cm,诊断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输液2天效差来诊,刻下:反复发热,最高37.9,呕吐酸腐味,腹痛,烦恼不安,唇红,诊断为:少阳病(痰食蕴热),处以:柴胡8克黄芩3克党参5克姜夏6克炙甘草4克连翘10克生姜15克大枣4枚,两剂,水煎后去渣重煎,小量频服,服药后呕吐渐愈,发热未再反复,夜卧亦安,继服4剂而安。随访半年未再复发。

5讨论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因平素饮食不当,过食肥甘、辛冷之物,伤及脾胃,脾虚则运化失常,聚湿生痰,痰阻气机,聚于腹中,一经外感内外交困而发病。腹痛为本病最早的症状,常以之为辨证要点,考虑使用小柴胡汤加减为基本方,因其为《伤寒论》中的经典方剂,为少阳病的主方,亦为后世八法中“和”法的代表方之一,张仲景在《金匮要略》有“诸黄,腹痛而呕者”,“呕而发热者”均主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大大提高了临床使用的灵活性;日本汉医汤本求真氏亦谓:“半表半里者,指胸腹二腔间”[2]。在《神农本草经》中记载柴胡可以“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为方中主药;半夏、黄芩、生姜,可清热化结;党参、甘草、大枣,可补益中气;连翘有清热散结的功效,尚有止呕的作用,加入方中可缩短病程,方证合拍,用之自有效验。

从两组治疗比较来看,西药组控制腹痛较快,常不用服颠茄类药品,很快缓解症状,但在外感后易于复发;而中药恰有此优势,从根本上论治,患儿整体体质增强,复发率明显降低,小柴胡汤汤剂味不甚苦,服用时小儿易于接受,在服用小柴胡汤后,家长反映小儿厌食亦有不同程度的好转,此法值得推广。

Reference

[1]黄绍良,陈述枚,何政贤.小儿内科学[M].第一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656.

[2]汤本求真,周子叙.黄汉医学[M].第一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2.

?

-全文完-

文档评论(0)

木槿流年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