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docx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思考

?

?

王涛徐旭

[摘要]在课程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解决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动力源,构建优质的数字教育资源及服务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基础,创新教学模式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关键。基于此,推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应树立全面的融合观、科学的教学观和正确的技术观;努力营造智慧化教学环境,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环境支持;持续完善教学管理,为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提供管理支持。

[关键词]课程教学;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G43[]A[]1007-9068(2020)09-0053-03

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课程教学被视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鉴于课程教学的重要性,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开展的课程教学研究屡见不鲜,其中不乏关于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研究。进入新时代以来,信息技术更加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也更加深刻地改变教育理念、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同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作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目标。学者们纷纷从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与实践成果,对教育信息化发展目标的实现,特别是对高质量开展课程教学活动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笔者梳理现有的研究成果,并基于多年的学科教学实践,发现现阶段的教学实践存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心理不稳定、融合途径不顺畅、融合方法不得当等问题。其中,融合心理不稳定的一个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自主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存在由高到低,最后奉行“拿来主义”的现象。融合途径不顺畅的一个具体表现为教师在课件上用力过猛,罔顾学生与教材实际,导致技术手段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脱节。融合方法不得当的一个具体表现为教师堆砌信息资源,信息技术的素材、呈现方式虽然丰富多样,但冗余繁复,喧宾夺主。这些影响因素共同决定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融合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待教师进一步研究。基于上述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从课程教学的信息论出发,进一步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和核心要素。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内涵

教育与信息密不可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是教育家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关于读书与学习方法的重要论述。学是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巴说以及用手写的感官活动过程,而思则是大脑思考的过程;前者可以理解为对信息的捕捉和接受,后者可以理解为对信息的理解和处理,这正是信息加工的主要步骤。“一切知识是从感官的感知开始的”,捷克教育理论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表达出教育是信息交流过程的思想。课程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二者缺一不可。学可以被看作感官捕捉、接受、理解以及处理信息的过程,那么教就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信息的过程,其方式可以是言传,也可以是身教;辅助手段可以是传统的书写绘画,也可以是多媒体课件、音频、视频等现代信息技术。教师依托语言、文字、圖片、音频、视频等媒介传授的信息引发学生体验意识,如图片引发学生的情感、想象等,经学生大脑的理解与处理转变成知识信息。因此,从课程教学信息论而言,教与学都是信息交流和运动的过程,统一于信息论中。

信息是课程教学中最重要、最多样、最富活力的要素,包括学生认知能力信息、教师教学能力信息、互动交流信息、教学评价反馈信息等。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信息的表现形式、交流与运动模式,促进了课程教学系统要素的信息化。第一,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了教师对学生认知能力信息的分析判断能力。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的学情分析平台能够科学评估、预测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水平,是教师开展学情分析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第二,现代信息技术丰富了教师的知识素养。信息技术延展了教师备课学习的广度和深度,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交流平台开展网络环境下电子化集体备课等。第三,现代信息技术拓展了学生的互动渠道,创造了更多交流的机会。信息技术模拟现实、反映生活场景的功能,为学生带来直观、有针对性的体验,使学生获得更多有价值的实践信息,提升体验活动的教学价值。第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教学评价反馈的效率,帮助教师有效利用反馈信息进行教学。课前反馈信息能帮助教师有的放矢地做好备课工作;课堂反馈信息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实现教学目标;课后反馈信息能帮助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深度融合的核心要素

现代信息技术在助力学情分析、丰富教师专业素养、拓展交流互动渠道、提高教学评价反馈效率等方面对课程教学有重要意义,其能否与课程教学融合,乃至深度融合,还要从课程教学信息论角度重点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的方法与策略。鉴于教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9****4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