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VIP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2024-2025学年高二历史部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PAGE7页共NUMPAGES7页

第7课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基础达标】

1.1898年《点石斋画报》刊登了时政画《时文鬼》。画中作者配文:“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士习之陋,大率如此,可笑也夫。”上述材料可用于探讨()。

A.清末新政带来的影响 B.科举制改革的局限性

C.人才选拔方式的变化 D.社会主流思想的转变

【解析】根据材料“国家以制艺取士,历二百余年,一旦忽改为策论,士子半生学力尽付东流,不免同深扼腕”可知,该时政画作者认为,科举改革会使士子们的所学付之东流,对其感到惋惜,这表明科举制改革存在局限性,B项正确。

2.下图是1907年绘制的两江师范学堂全图。两江师范学堂是中国近代最早设立的师范学校之一,其设立的直接相关背景是()。

A.洋务运动进行 B.戊戌变法开始

C.教育制度改革 D.民族危机加深

【解析】1901年,清政府实行教育体制改革,此后各地掀起兴办大中小学堂热潮,故C项正确;洋务运动时期确实兴办了一些新式学堂,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戊戌变法于1898年失败,故B项错误;民族危机与兴办学校没有直接关系,故D项错误。

3.1913年,民国政府举办县知事考试,“凡由科举出身如优贡、拔贡、副贡及举人,曾经办理行政事务年限在三年以上者,皆得应考”,结果“取录者仍以前清官僚居十分之七”。这体现了民国选官制度()。

A.没有任何革新 B.仍属科举范畴

C.转型道路艰难 D.重视行政能力

【解析】民国初年的县知事考试中,允许科举出身的、有三年以上办理行政事务的人员应考,最终录取结果仍以前清官僚居十分之七,这说明在当时的考试中,考试内容体现了对行政能力的考查,意味着民国初年的选官制度重视行政能力,D项正确。

4.1935年第三届高等文官考试,因“国际法”试卷中,将“地役”一词误印为“地域”,一字之差,担任这届典试委员会委员长的考试院副院长钮永建被罚俸一个月,考试院院长戴季陶与考选委员会委员长王用宾也分别受到处分,形成轰动一时的“一字风波”。这体现了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文官考试制度的()。

A.纪律严明 B.公平公正

C.开放平等 D.注重程序

【解析】材料中的文官考试的处罚案例,反映了考试制度中对相关犯错官员处罚的严厉,这体现了考试制度的纪律严明,故A项正确。

5.20世纪50年代初,毛泽东曾告诫全党:“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将不国。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那么天下一定大乱。”毛泽东当时说这话的目的在于()。

A.惩治干部贪污腐败,恢复国民经济

B.提高干部素质,推行政治体制改革

C.加强干部思想道德建设,提高治国水平

D.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

【解析】从材料“治国就是治吏,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如果……一个个都寡廉鲜耻,贪污无度,胡作非为,而国家还没有办法治理他们”中可以看出,毛泽东认为要加强干部廉政建设,巩固新生政权,故选D项。

【拓展提升】

6.19世纪七八十年代,清政府认为留学生只是通夷言、识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根据考试结果赐予其进士、举人出身,并分配相应的官职。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传统选官制度不合时宜 B.赴欧美留学的风气日盛

C.新式教育体制全面确立 D.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四伏

【解析】根据材料“19世纪七八十年代……留学生只是通夷言、识夷字;20世纪初,清政府专门组织留学生考试……并分配相应的官职”可知,清政府对留学生的态度经历了从不承认到承认的过程,这说明清政府已经意识到传统的选官制度难以迎合时代发展的需要,A项正确。材料并未对留学生的留学地点进行介绍,排除B项;新式教育体制的全面确立需要经历漫长的过程,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排除D项。

7.(原创·情境创新+视角创新)所谓“点主”,就是给亡者的木牌上点墨。灵牌上写的是“某某之神主”,前面的字可以是普通文人题写,但“王”上的那一点,十分讲究,必须德高望重之人来,须是文人。1904年最后一次廷试的状元刘春霖,后来曾应上海闻人杜月笙之请,为杜氏祠堂落成点主。这说明()。

A.传统影响十分深远

B.科举制依然存在

C.绅贵阶层故步自封

D.追求功名是当时的主流价值观

【解析】通过杜月笙邀请清末状元刘春霖给杜氏祠堂落成点主可知,重视功名这一传统在废除科举制后依然影响深远,A项正确;1905年科举制被废除,排除B项;杜月笙一人不能代表整个绅贵阶层,

文档评论(0)

知识分享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知识、分享快乐!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