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教科版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第1页
3.不简单的杠杆
【教材简析】
本课是六年级上册《工具与技术》单元的第3课。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
经学习了一种简单机械——斜面,在本课中学生将继续用模拟测试的方法探究另
一种简单机械——杠杆。本课内容并不需要学生去发现杠杆原理,而是需要学生
通过特定的任务,在使用杠杆的过程中评估杠杆的作用效果。本课内容主要分为
以下三个环节:首先利用已有材料设计杠杆装置,用小石块将大石块撬动起来,
紧接着探究如何将大石块撬动一段距离,最后学生借助自己画出的杠杆装置图,
观察总结得出支点的位置和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在集体研讨交流的过程
中,教师不仅期望学生能发现杠杆的不同作用效果,还期望学生能够互相交流完
成任务的经验,感悟到“在实践中操作工具时,技术方法的进步能帮助我们更好
地完成任务”。
【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科学这门学科已经比较了解和熟悉。本课中研究的
是杠杆,贴近日常生活,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都比较好。他们
已经具备一定的实验、观察、记录的能力,还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
动手,善于操作,符合边实验操作边观察记录的要求;并且在前一课《斜面》的
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掌握了运用模拟测试的方法研究简单机械的作用。这些技
能储备都为本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观念:通过杠杆实验,知道利用杠杆可以帮助我们撬起一些重物,认识
到改变支点的位置、支点的高度会影响杠杆的作用效果。
科学思维:用比较大石块能否被撬动的方法,能区别省力杠杆和不省力杠杆。
探究实践:在用杠杆撬动大石块的过程中,能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杠杆装置的
使用情况,会分享自己的观点。
态度责任:通过杠杆实验,培养学生对生活中杠杆这一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科版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第1页
教科版六上《工具与技术》单元第3课:《不简单的杠杆》教学设计--第2页
重点:能够利用杠杆完成撬动大石块的任务,并用图示记录撬动大石块的装
置。
难点:能够尊重事实,如实记录大石块的移动距离,准确地画出杠杆的装置。
【教学准备】
教师:1.教学课件。
学生:1.每组提供木棒、木块、小石块、大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
B的宽纸带;2.学习单。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预设5分钟)
材料准备:课件
1.课件出示书本图片,请学生观察工人在干什么。
2.教师介绍:像撬棍这样的工具称为“杠杆”。揭示课题:不简单的杠杆(板
书)。
3.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
提问:同学们,你在生活中使用过杠杆类的工具吗?能说说它的作用吗?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图片,引发对杠杆的思考,并试着用自己的话介
绍杠杆的作用,以此激发学生进一步认识杠杆的兴趣。
二、利用木块、木棒、小石块撬和移动大石块(预设25分钟)
材料准备:木棒、木块、小石块、大石块、有格子且标明起点A终点B的宽
纸带、学习单
(一)利用小石块和木棒撬动大石块
1.找出杠杆类工具的共同点
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见过很多杠杆类的工具,观察这些杠杆类工具,
你能找出它们有什么共同点吗?
(预设:杠杆类工具都有支点、用力点和阻力点。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
绕着转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