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言语形式关注点.docVIP

小学语文论文:浅谈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言语形式关注点.doc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慧眼识珠,“淘”出“金子”

——浅谈三年级阅读教学中言语形式关注点

摘要:三年级是开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的阶段,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掘言语形式关注点,引导学生关注言语形式,让学生凭借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习得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关键词:言语形式关注点三年级阅读教学

在生活中,我们读一篇文章的着眼点往往在于获取这篇文章所反映的内容信息,是“得意忘言”的,但在语文学习中,我们的目的不仅在于文章所负载、传达的内容,更在于文章本身。语文课主要是学习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与叙事状物的。因此,“学习语言”、关注言语形式才是语文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特征。

三年级是开始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习作的阶段,教师应该利用语文教材这个例子,充分发掘言语形式关注点,让学生凭借这个例子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习得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一、在关键词句中掏出“金子”

很多作者在呈现创作灵感、情感表达以及文本内涵方面,是借助其反复推敲、斟酌出的词句而得以实现的。有时,看似一个很平常的词句,却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意图与心声。教学中,教师应当“用心”地去发掘并“有意”地让学生紧扣文本中的这些词句,体味其表达的秘妙。

1、“金子”躲在描写细致的词句内

描写细致的词句是指运用了动词、形容词、四字词等词汇而使描写变得更为具体细致的词句。虽然三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但也不乏描写细致的词句。对于处于习作起步阶段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这些词句就是启明星,指引他们如何把习作的重点写清楚,让学生不至于在习作之路上迷失。

《风筝》(三年级上册)中运用了一系列的动词,把放风筝这一过程描写得更为细致。在教学中,我就把着眼点放在这些动词身上,让学生通过这一例子,学会把事情写具体。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朗读,知道了作者是怎么和伙伴们放风筝的。现在,你学会了吗?能把风筝成功放起来吗?

出示:一个人用手()着,另一个人()着线,()在远远的地方,()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起来。

(学生填动作词)

师:不如我们一起放风筝,看看谁按照正确的方法把风筝放到天空上?谁的风筝放得最高?

(生齐背描写放风筝的句子)

师:有了这些动作,我们就知道孩子们怎么把风筝放起来了。那我们在写习作时,也应该把自己的动作写出来,让别人一看就知道你在干什么。

再如《赵州桥》中第三自然段对石栏上龙的描写。在教学中,我先以读引导学生,初步感受龙的“活”;然后,抓住动态词,对比有无动态词的两个句子,让学生关注动态词,并让学生填写动态词,让龙“活”起来;最后,结合图片,配乐背诵描写龙的句子。这样设计,既关注了内容上“写什么”,也关注了写法上的“怎么写”,既加深了学生对这些词语的重视,又让学生感受到言语形式的美,知道如何把龙的形态写具体。

2、“金子”藏在描写简略的词句中

好的言语,总是“意则期多,字惟期少”。由于存在语言和现实的矛盾,所谓书不尽言、言不尽意的现象是经常存在的,要准确地表达我们感觉到的东西,语言几乎永远不够使。所以,言语为读者和听者提供了思维的参与和补充的机会。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描写简略的词句,引导学生扩一扩,在言语实践中,寻获“言语形式”的丰富内涵。

如《绝招》(三年级下册)中一句“日子一天天过去,小柱子始终没有忘记大树下的尴尬,暗暗在练自己的绝招”,没有详细写清楚小柱子的练习过程。考虑到本单元的习作要求写学本领的情况,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一份以日记为载体扩充语言的学习单,再现苦练绝招的小柱子:

月日天气

放学一有空,我就;场外传来小伙伴的玩耍嬉戏声,我;当练绝招遇到困难时,我。

同桌一起读读,动笔圈圈你们所发现的盘古变化。

(生边读边勾画)

师:自己再读一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习习的风,柔软的云,正是盘古的一呼一吸。

生:我似乎看到了一望无际的大地。

……

师:仔细观察这段话?你发现了什么特别之处?

生:句子的方式都是一样。

师:你们能用这种方式,想想倒下的盘古还会有什么巨大的变化呢?动笔写一写吧!

(出示:他的(),变成了()的()。)

生:他的眼泪,变成了透明的雨滴。

生:他的牙齿,变成了坚硬无比的巨石。

……

师:你们的回答,终于让我明白了,盘古的整个身体,都化作了宇宙万物。

类似还有《秋天的雨》一课的第二自然段、《花钟》一课的第一自然段、《燕子》一课的第三自然段等等,都值得教师去关注其段落的工整语言,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收获优美的言语形式。

2、在段落的结构段式中玩味“金子”

进行文学创作,除了讲究内容美和

文档评论(0)

135****822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