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
?
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
?
徐颖田思庆马晓君王越男杜云明
摘?要分析新工科背景下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培养存在的问题,以佳木斯大学自动化专业为例,从五个方面提出专业培养升级策略,以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企业对新技术、高质量、复合型人才的需求。通过实施升级策略,获得初步成效。
关键词新工科;地方高校;自动化专业;复合型人才;实验室
:G642.0??:B
:1671-489X(2021)11-0129-03
0?前言
2020年是“十三五”規划收官之年,中国经济稳步增长,对世界的经济贡献率达到30%。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智能电网等技术蓬勃发展,催生了新一代产业链条,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1]。新技术、新公司、新产业急需高质量的工程师,这为工科毕业生提供了极大的就业机会。工信部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周明曾在2016年向媒体透露,中国人工智能人才缺口超过500万人,供求比仅为1∶10,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普遍掌握的是传统技术,不能胜任新的产业需求。另外,高校专业设置过“窄”,导致复合型人才缺乏,这均与当今企业发展所需人才相背离[2]。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地方高校专业升级发展迫在眉睫。
教育部在2017年提出新工科理念,各高校积极响应,形成“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等一系列指导性纲领,为地方高校响应新工科提供行动指南。孙炳海在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方面提出“五融合一提高”“三师合一”等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3]。谭智考察了世界著名的多伦多大学电气信息专业,从多方面总结人才培养模式,包括注重人文素养、强调多学科交叉融合、重实践和实习经历、多方面协同育人等举措,具有较高的借鉴意义[4]。黄丽娟以卓越工程师培养方式为抓手,探讨地方高校电气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路径[5]。
1?地方高校自动化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1?学科知识陈旧
1)新工科要求培养新技术人才。从电气时代到信息时代,包括自动化学科在内的所有高校专业结构一直随着技术的发展不断地更新升级。在电气时代,智能化水平不高,自动化技术应用体现在电气自动化、机械自动化、工艺自动化等方面。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专业结构中应增加智能化方向,为新兴产业输出合格人才。
2)新工科要求培养复合型人才。由于专业设置过“窄”,使得目前满足企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缺乏。为此,应当保留专业核心课程的同时,增加智能化类选修课,适当删减传统技术类选修课。
1.2?实践环节广度不够
自动化专业属于交叉学科,培养出的人才具有一定的复合性,然而面对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更迭,自动化专业的应用应该体现在新的行业领域。这不仅需要在学科知识结构上进行优化升级,更需要在实践环节进行学科跨度更广泛的交叉升级,以培养满足创新驱动发展所需的复合型人才。
1.3?教师工程背景缺乏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师的科研水平高、学历高,但是工程能力偏弱,很多教师缺乏实际的工程经验。这将导致在教学上偏理论轻实践,甚至出现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教师的工程能力是培养新工科理念所要求的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
1.4?校企合作培养薄弱
当前,国内高校的培养模式仍然以学校培养为主,而新工科需要社会多方力量的支持,单靠高校本身无法高质量地完成新工科的培养任务。学校身处行业竞争之外,和企业相比,无法敏锐地捕捉行业需求,也就无法快速精准地感知人才培养方向。
1.5?实验硬件条件有限
目前,国内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验室硬件条件有限,购置费用相对较高,实验室设备相对陈旧,更新换代相对滞后,很多高校更新器材的周期为10年左右。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实验是重要的深化理解知识的方式,是培养实际操作能力的渠道,是激发创新能力的孵化器。因此,实验室硬件条件不足,严重制约着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
2?新工科背景下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路径
2.1?学科知识优化升级
2018年,佳木斯大学开展工程教育认证活动,自动化专业团队先后赴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大学等进行对比学习,根据教育部专家的指导意见,结合本校地方性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制订新的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新的培养方案有增有减、合理取舍,优化了自动化学科结构。首先,由于目前互联网行业发展迅速,大学课堂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唯一场合,慕课、爱课堂、超星等多种互联网学习平台上的大量金课均可以供学生课下自由学习。所以,新的培养方案删减了部分专业必修课的学时,如电机及拖动基础,由原来的两学期课120学时删减到一学期56学时,其他的课程如检测技术与仪表、运动控制系统、自动控制原理等课程均有一定幅度的删减。其次,考虑到传统技术选修课所占比例过大,新的培养方案删掉了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基础、控制电机、建筑供配电系统、LabVIEW系统辨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