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走长征路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pdf

从走长征路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从走长征路心得体会总结(精选5篇)

从走长征路总结篇1

在隆重庆祝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今年xx月中下

旬,我有幸加入了电视台“百万青少年网上重走长征路”活动的一段

报道行程,这是我记者生涯中第二次走上这段光辉的征程,十年前在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之时,我和同事也曾经参加过一次“长征路

上看教育”的报道活动,历时20余天,爬雪山、过草地……,主要对

红军长征

路四川境内的教育情况进行了较为深入详细的报道,这次长征路

我主要集中在贵州境内的赤水境内,尽管两次所走的地点不同,时间

长短也不一,但感受却是相同的。

由于是中途参加,需要自行赶到赤水县与大部队会合,我选择了

从北京飞到四川境内的宜宾,据别人介绍,从宜宾到赤水距离最近。

我是晚上到的宜宾,正值四川近百年不遇的高温干旱,一下飞机,一

股热浪扑面而来,每一个毛孔骤然张开,汗水汩汩地往外冒,此时我

真的恨不得把衣服脱光钻进冰箱,而据当地的人说,夜晚已经要比白

天好多了,在北京看报道从视觉和听觉上感受到高温干旱难受,可亲

临其境才知它的狰狞与恐怖,而我们参加“网上重走长征路”报道的

记者已经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了半个来月的日子了,真不知他们是怎

么走过来的。与天气恶劣情况成正比的还有道路,虽然公路已与十年

前的泥泞土路不可同日而语,如今大多数都是水泥或柏油路,但蜿蜒

曲折却没有丝毫改变,我自认为是很喜欢乘坐汽车的,可是在那弯弯

曲曲的山间公路上,急转弯成了司机的惯常操作,我好几次胃里翻江

倒海,肚子里的东西涌到了嘴里,硬是被我又吞了回去,而我乘坐的

大巴沿路只要有人招手都停,乘车的大多是当地沿线的农民,一会儿

上来一个背篓里装着鸡鸭鹅的,一会儿上来一个带着小猪的,…….,

高温下的空气中弥漫着阵阵混合的臭味,据我们的记者说过去的十多

天来,他们的旅途大多是这么进行的,对他们采访的艰辛与不易我已

有了直接的体会。

在赤水的采访活动进行得很顺利,虽然是假期,但为了配合我们

“网上重走长征路”开关仪式活动的举办,赤水市教育局给与了我们

很大的支持,当地的学校也是热情很高,借场地,通知组织学生,活

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当地老百姓的热情与豪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电

教馆的刘主任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每天他亲自驾车协助安排我们

的采访活动,许多的采访线索都是从他那里得到的,其中我们做了一

个有关四渡赤水城市雕刻的报道,当时缺乏背景资料,为了搞清楚真

实情况,刘主任费劲了周折,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打听并核实情况,

最后终于给我们找到了最真实的情况资料,使我们的报道顺利完成;还

有一个情况让我觉得不得不提,那就是他不仅把每天的采访工作安排

得井井有条,连吃饭也做了精心安排,让我们尝遍了当地有特色的美

食。大家都说,虽然采访辛苦,但看到这么质朴善良的人们,那点辛

苦也就算不上什么了。

两次参加重走长征路的采访,让我对长征精神有了深深地认识和

感悟。我们纪念红军长征的胜利,要纪念什么,红军的那些精神值得

我们继承和发扬,纪念的目的又是什么?十年前的那次采访,我更多关

注的是当地贫困的生活状况以及亟待发展的落后教育局面,因为十年

前长征路上许多地区的经济状况还相当艰难,我们重走长征路的记者

做得最多的采访报道就是把当地面临困境的经济和教育现状进行客观

展示,呼吁政府和社会各界不要忘记长征路上的人们,给与他们帮助

和支持,促进经济的发展,让当地贫困家庭的孩子有学上、有书读。

十年后再走踏上长征路,我也在思索我们重走长征路的目的。

尽管长征沿路各地的经济与其他地区相比还有不少差距,但纵向

来看,无论是经济还是教育,其现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

们的生活虽然谈不上富足,但已经不再为温饱发愁,这些地区已经率

先实现了免费义务教育,孩子们也不再怕家里交不起学费没有书读而

担心了,学校已经成为了当地最好的建筑,看到这些宽敞明亮的教室,

我的心思漂回到了十年前在四川小金县内看到的一个情形,那是由一

座山里的寺庙变成的学校,破破烂烂的土墙已经摇摇欲坠,由茅草搭

成的屋顶显然不再起作用,学生说下雨时屋子里泥泞不堪,不下雨时

就尘土飞扬,学生的桌子和凳子都是石头做成的,而这里气温经常是

几度甚至零下,就是在这样四面透风的地方却有着二十几位孩子读书,

他们的老师也只有一个。

在那里,我们记者们的心情都很沉重,那时我对长征精神的感悟

就是要让孩子上好学。正如我采访当地的一位负责人时

文档评论(0)

百分卷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