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思政案例.pdf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思政案例--第1页

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思政案例

课程名称:社会保障学

课程性质:必修课程

授课对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二年级本科生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翻转课堂

一、社会保障学课程简介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研究社会保障实践活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与社会

学、公共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联系,具有综合性、应用型和交叉性

的特征。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保险等方面。马克思主

义为我国社会保障学科奠定了思想基础,在社会保障学科研究中将马克思主义理

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并运用于中国社会保障的

实践,使中国社会保障走向公平、正义、共享、持续与健康发展的轨道。2020

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年,作为

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根植于“社会保障学”课程教学之中,

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出“社会保障学”课程在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树立远大理想以及锤炼学生综合能

力等方面的作用。

《社会保障学》课程作为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思政

的建设对于培育“具备崇高理想”“具备综合能力”的“双具备”新时代公共

管理学科领域人才队伍极为重要。应当以专业知识的传授为主线,自然融入思政

元素,进而达到“教书”与“育人”有机结合,寓道于教、寓德于教的核心目标。

该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坚定理

想与承载责任为目标,从社会保障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时政着手,以爱国情怀,

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思政案例--第1页

社会救助课程教学思政案例--第2页

发展理想与社会责任为基本承载点,以综合能力培养与提升为主要落脚点,凝练

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元素。构建以基础理论、典型案例、时事政治、建言献策等

为主要内容的立体化德育资源库,优化课程思政内容结构。通过综合运用课堂讲

授、翻转课堂的教学方式,以及互动式、研讨式、案例式的教学方法,在激发学

生学习兴趣,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培养学生

认真负责,爱国爱民精神,提高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服务能力。

二、社会保障学“课程思政”总体设计

探掘课程中的育人价值资源是课程回归主体内在核心价值观和诉求的应有

之义,是对如何实现每个人的健康和谐成长的内在价值需求,更是贯彻落实科学

立德树人这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2020年6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印发的《高等

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要求紧紧地围绕坚定学生理想信念,以爱祖国、

爱人民、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

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法治、劳动、心理健康和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等教育。对社会保障学课程内容进行分析,能够发现其课程思政的内容

贯穿三条主线: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

中华传统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制

度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奠定

了坚实的基础。社会保障学课程需要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

来的历史的视角,检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社会保障经历的

创建奠基、曲折动荡、改革探索、制度重构、全面完善的基本

过程,深刻认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与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与经

文档评论(0)

188****0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