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商务沟通技巧》课程标准.pdf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际商务沟通技巧》课程标准

一、课程的性质

《人际商务沟通技巧》是三年制文秘专业学生的专业课和市场营销等专业学生的专业

课和专业限选课程之一,属于文秘专业的社交、沟通与公关能力模块课程,同时属于市场

营销专业的专业拓展能力模块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人际商务沟通技巧》涉及到人际沟通和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

部分内容与《演讲与口才》和《秘书实务》有交叉。本课程标准将教学基本内容按照单元

进行模块化,根据课程内容与其他课程的交叉性与复合性,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其归

类合并,对组织教学活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本课程标准的制订过程中坚持加强基本知

识点和基础理论的学习,注重培养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实际沟通技巧的

运用能力,强调课程教学与秘书及营销人员职业素养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的有机结合,

围绕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专门人才而制定课程标准。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

则,以“掌握概念、强化应用、培养技能”为重点,力图做到“精选内容、降低理论、加

强基础、突出应用”。

2、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和接受能力,遵循由总到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的认知规律。

3、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应用能力。

4、强调综合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社会适应性为教学目标,为学生踏入社会尽

早做好准备。

四、本课程目标

(一)总目标

《人际商务沟通技巧》课程的总目标是:通过组织学生学习人际商务沟通的相关理论

和实务,使学生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技巧,从而全面培养学生的沟

通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性。

1

(二)分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人际商务沟通技巧》课程的学习,了解人际沟通的基本原则并掌握实用的沟通

技巧。同时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基本沟通技能的练习,如:倾听、提问、反馈、肢体语言

等,让他们能在一对一沟通(以采访和电话沟通为主)、小组沟通(以演示和会议沟通为主)

以及与不同人际风格的上司、下属和客户沟通等情景下正确使用各种沟通技巧并取得良好

效果。

2、过程与方法

(1)系统学习人际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并用理论指导实践。

(2)通过提供案例分析、情景模拟给学生感性认识,再结合实例让学生模仿练习,通过

案例教学等多种手段,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努力培养学生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以及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掌握人际商务沟通的基本知识,包括理解沟通的含义及三要素,掌握沟通的两种

主要方式,了解沟通失败的原因以及高效沟通的三个原则,了解并能正确运用有效沟通的

六个基本步骤。丰富视野,拓展专业视野,引导学生不断学习新知识,乐于接收新观念、

新事物,愿意与人合作的情感。

(2)了解并掌握人际商务沟通的一系列基本技能,包括:有效倾听、正确提问、恰当

反馈、肢体语言等;熟练运用基本的沟通商务技能进行一对一沟通(电话、采访)以及小

组沟通(演示、会议);熟悉不同的人际风格并能与上司、下属、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全

面提高学生在商务场合的人际沟通能力,提高其综合素质与社会适应性。

(3)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上述课程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

过程和有机整体。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既有能力的训练,也有方法的了解和运用,更有

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的体验与培养。掌握知识不是课程学习的唯一和最终目标,而是全面

提高实践能力的基础和载体

2

五、本课程内容标准(A—表示掌握并能运用,B—表示熟悉,C表示一般了解)

课题教学内容掌握程度建议学时数

1.沟通的含义及三要素B0.5

2.沟通的两种主要方式A0.5

课题:

3.沟通失败的原因

文档评论(0)

132****665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初中毕业生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