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VIP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

网络舆情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应对策略研究

?

??

?

?

?

?

?

?

?

???

?

?

?

?

?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党的第十六届四中全会上强调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同时,也提出了要重视社会舆论受互联网影响的情况,因此各高校都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尤其是在当前的网络舆情环境下,更应当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确保学生的健康发展。

一、大学生和网络舆情

1.网络舆情的界定

舆情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由大众群体所构成的社会公众对公共事务所产生的情绪和态度等的汇总,这些事务通常都与群众的自身利益息息相关或是被群众所关注。

舆情领域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而拓展开来,而互联网的不断发展也成为社会舆论的主要载体之一,网络舆情也因此诞生,即为通过网络这个途径和媒介所表达出来的舆情。大学生群体中的网络舆情,其主体就是使用互联网的大学生,客体就是公共事务,表达舆情的形式就是大学生网民的态度、情绪等,而舆情的传播空间就是贴吧、BBS、博客等交流平台。

量度和强度是在大学生群体间形成网络舆情的两个主要考虑因素,所产生的舆情能引起大部分大学生的人共鸣或是共同关注,除此之外,大学生会对舆情产生较大的反应,并且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影响。

2.网络舆情中大学生主体的特征

(1)特殊、小群体。大学生这个社会群体具有较强的同质性,学生间的生活经验积累度、心理特点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互相之间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并且大学生群体具有较为接近的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空间位置也较为集中,接触互联网的机会和时间也相对较多,这些都体现出了大学生作为舆情的主体具有的特殊性。一些网络舆情是由突发的情况或事件引起的,而引发这些舆情的言论或是行为最初都是由某个小型群体或是个体发布的,而其他学生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之下也发表了一些意见,而这些意见通常是在外来因素影响之下所形成的。

(2)分散、多元。大学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年轻群体,其视野较为开阔,对互联网上的各种新闻、消息和主题等都能够产生广泛的关注,也时常对一些话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与网络上的各种观点进行交锋。但大学生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每个人所关注的话题各不相同,即便对同一个话题也会持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除此之外,高校内形成网络舆情的主要原因就是国际热点、国内大事件或是校园内外的事件等的影响,从大学生层面来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无非是学生的情感诉求、内心宣泄、情感倾诉等。

(3)交互、迅捷。互联网在重大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或者新闻发布的第一时间就进行最新动态的报道,充分吸引社会群众的目光,大学生也因此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对事件和新闻的动态进行了解,并在网络上发表自身言论和意见,并且能让这类信息在其群体内继续广泛传播。一些学者认为,网络的传播本质就是跨时间、跨空间的互相交流,而大学生在积极地发表意见、回复话题等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交流和互动。

(4)难控制、范围广。网络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和传播方式决定了其快速性和广泛性,能够将信息和资讯快速地传播到任何存在网络的地方和使用互联网的人中,网络舆情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然而由于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不受限制,因此其内容和形式也较为复杂多样,网络舆情也因此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网络舆情在传播的过程中具有多种传播方式,而这种多样性使得网络舆情很难在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把控,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的工作难度也因此增大。

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到网络舆情挑战

1.教育环境更加复杂

在现代化的信息时代,海量的信息将大学生完全包裹其中,大学生由于其年龄特点,喜欢新奇的事物,这种独特的、自由的、全新的表达方式和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间受到了极大欢迎。网络舆情在大学生群体中产生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拓展,与此同时,教育环境却更为复杂。互联网当中存在一些对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不利的舆情信息,而这些信息对价值观不定性、较容易受影响、是非辨别力较弱的学生极易产生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思想、心理都会产生误导。网络舆情的辐射区域较大、辐射强度较大,过分夸大的宣传和舆论误导会对大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产生影响,不利于高校的稳定、和谐。

2.教育理念较为陈旧

要想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得到提高,其前提和基础就是要从根本上转变教育理念。

网络时代大学生获取各种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化,而选择信息时其自由度也比过去有所提高,教育者在信息的获取上失去了原有的优势,和大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具有平等的地位。所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教育理念上进行转变,更加重视大学生的自我价值和需求,并且能够将教育的价值突显出来。

除此之外,一部分思想政治教师并没有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

文档评论(0)

180****057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