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典故.pdf

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典故.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典故--第1页

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

典故

今天借辛弃疾的词来说说,在中小学生作文里如何“化用典故”。

辛弃疾60多岁的时候做了镇江知府,当时南宋朝廷的主要矛盾仍

然是人民群众空前激化的爱国情绪,和国力孱弱,无法收复失地之间

的矛盾。主战派和主和派之间争论不休,主战派的辛弃疾怀着对朝廷

的诸多不满,写下了《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这首诗,这一年,

英雄迟暮,距离他最终去世,只有几年的光景了。

【阅读提示】

同学们在平时的写作中,通常需要借用一些事例和典故来论证自

己的观点或者表达自己的态度,但典故如果化用的不好就很容易弄巧

成拙,今天我们就借这首词给大家讲讲,在作文里化用典故的几个小

技巧。

一、典故的选择必须要贴切

这一点是最重要的,从根本上决定了这次化用典故成功与否。比

如辛弃疾这首诗的下半阙里,选择了两个典故,都是三国时期孙曹刘

之间的故事:一个是曹操煮酒论英雄的时候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

唯使君(说的是刘备)与操耳;第二个是曹操和孙权对阵的时候,看

见孙权年轻帅气英姿飒爽,身后的军队也是严阵以待,素有惜才之名

的曹操非常不合时宜地感叹道: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刘表)儿

子若豚犬耳!(看看孙权这种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刘表那些儿子,

没法儿比没法儿比)。

这两个典故用在词里,借着夸孙权风流倜傥能力出众,表达的其

实是辛弃疾本人在支离破碎的山河面前,对英雄的渴望。

为什么都说这个典故用得好呢?

第一,时间地点和大环境之间有共通之处。

典故里是战火连天的三国,孙权坐断东南,现实中,辛弃疾站在

北固亭,眼前是被金兵屠戮过的失地,背后是苟且偷生偏安一隅的南

宋,都是战争各方的对峙,都有不得安生的百姓,和中原一统的梦想。

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典故--第1页

借景抒情诗词赏析专题:《南乡子》让辛弃疾教孩子作文巧用典故--第2页

第二,两者又有微妙的对比。

三国里,孙权勇敢、有能力、有担当,而当时的南宋,甚至连一

个能挑出来被大家寄予厚望的将领都没有。

第三点,还是一个对比,孙仲谋年轻有为风华正茂,而辛弃疾当

时,60多岁,已经老了。

已过花甲的辛弃疾站在北固山,放眼望去,曾经豪情万丈的英雄

早已化为尘土,几十年前岳飞被杀,几乎终结掉宋朝收复失地的希望,

眼下是一个没有英雄的时代,而作者本人,一生奔走、战斗,生命已

经走到最后,仍然没有见到想象中有勇有谋还有一腔热血,可以带着

南宋一雪前耻的那个将军。所以辛弃疾的感慨远比曹操的更绝望:

“生子当如孙仲谋。”就算看不到国家统一,哪怕看到一个有能力的

后辈也是好的啊。

词里短短几句信手拈来,但仔细一读,苍凉无奈之感油然而生。

这就是典故用得很成功的例子。

所以当我们在写作文想要用典故的时候可以套用这个思路去检查

我们选择的典故是否合适:这个典故和自己想要表达的场景或者事件

有没有共通之处?共通之处是借用典故的必要条件,有共通之处才有

可比性。比如我写一次赏月的经历,那么古人赏月的诗词就可以借用,

或者我想表达一下游子的思乡之情,就要找同样情境或者状态的故事。

举个例子,请大家阅读下图六年级课文中截取的段落:

在这个段落里,作者想说的是“在困境中的友谊最为珍贵”。那

么,怎么才能自然、生动又令人信服地把这个道理或者感慨表达出来

文档评论(0)

151****7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