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防治的新挑战.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肿瘤防治的新挑战--第1页

肿瘤防治的新挑战

在“2017国际胸外科学术大会暨第五届国家癌症中心学术年会”

上,中国工程院程书钧院士在院士论坛上做了一场精彩的演讲:肿瘤

防治的新挑战。

以下为程院士演讲的部分文字实录:

各位专家早上好!今天利用半个小时的时间给大家汇报一下关于肿

瘤研究进展的几个重要问题。

大家知道,肿瘤研究已经经过将近200年的时间,最近《新英格

兰医学杂志》发表了肿瘤研究的主要的大的方面的进展。现在肿瘤的

研究已经进入到了基因组的时代,所以现在发表的大量资料都涉及肿

瘤的基因组。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癌基因突变的情况都讲得比较详

细,像肺癌大概有一百多个基因。

乳腺癌、结直肠癌外显子基因测序结果表明,高频率的基因突变

是少数,而大量的是频率比较低的突变。其次,同样一种肿瘤,比如两

个大肠癌病人,如果你去测,这两个人大量的基因突变基本上是不一

样的。

目前基因突变这个学派提出的学说是:肿瘤的发生是基因突变引

起的,而基因突变中大概有100多个驱动基因参与了12个信号通路变

化,每一个人肿瘤的发生大概是和几个驱动基因突变相关。根据基因

突变学说,近二三十年发展最快的就是靶向治疗,例如Glivec治慢性

粒细胞白血病、Gefitinib治肺腺癌、Herceptin治HER2阳性的乳

腺癌,大家都非常清楚。

首先我们应该肯定,这些靶向治疗对于肿瘤治疗来讲,应该是近

二三十年一个巨大的进步,但是问题也出来了,到目前为止靶向药物

或早或晚都会产生耐药。去年连续有人在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

志》上发表文章,提出当今这样的靶向治疗对肿瘤病人,特别是转移

的肿瘤病人,能获益的比例不高。所以认为,靶向治疗要解决当前晚

期转移肿瘤的问题依然路程很长。为什么靶向治疗面临这么巨大的

肿瘤防治的新挑战--第1页

肿瘤防治的新挑战--第2页

挑战呢?其中一个核心问题就是肿瘤的异质性,这个大家也很清楚。

同一个人的肿瘤,他的原发癌跟转移癌不一样;同一个人的肿瘤的不同

部位所发生的基因组上的改变也是不一样的;甚至同一个人,同一个肿

瘤,同一个活检部位的不同细胞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肿瘤的间质、血

管、神经等种种方面同样会导致肿瘤的异质性。我们可以认为肿瘤的

异质性从任何角度去衡量它都不为过,所以,当今肿瘤的异质性在治

疗上成为了巨大的挑战。

现在基因突变的学说不能完全解释整个分子网络的异常,依然面

临很大的挑战。现在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不能用基因

突变学说回答肿瘤许多的问题。如果只是基因突变决定了肿瘤是不是

发生,像海鲸、大象体细胞数量是小鼠的几十万倍,发生基因突变的

概率会远远高于小鼠。如果是用基因突变解释,大象、海鲸的肿瘤是

不是比小鼠多呢?另外,人类肿瘤的发生一般多数在50-60岁以后,

其实在他前半生已经发生了很多突变,为什么肿瘤的发生会集中在50-

60岁以后呢?认为其实细胞发生突变不一定能长肿瘤,而是取决于细

胞所处的微环境。一般正常人细胞所处的微环境不利于突变细胞生长,

所以一般情况不会发生肿瘤。只有当微环境发生改变了,这些突变的

细胞才有可能发生肿瘤。所以这些人认为,治疗肿瘤不能只是治疗肿

瘤细胞,要改变细胞所处的微环境。

最近有人提出来不能完全用基因突变来回答肿瘤问题,因为肿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92****787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