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pdfVIP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pdf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

调查发现,县级医院急诊科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

规范、不稳定的现状,大部分县级医院急诊科普遍存在急诊发

展模式不清晰、受重视程度不足、医务人员结构不合理、医疗

设备不足或闲置、医疗技术落后等一系列问题。因此,以基于

急诊急救大平台建设为核心的急诊科建设规范是落实国家卫健

委要求的根本保障,也是国家医改成功的重要标志之一。

制定我国县级医院急诊科建设规范专家共识,旨在为我国

不同地域、不同基础的县级医院急诊科提供发展依据与建设目

标,逐步做实、做优、做强急诊科,构建完备的县域急诊急救

大平台,达到县域内人人享有均质化的急危重症医疗服务。专

家共识适用于县级综合性医院,中医院及专科医院可参照。共

识内容包括:急诊科职责与范围、布局流程、设备配置与技术、

岗位设置与人员配备、急诊科管理、信息化建设、中心化建设

等。建设规范分为基本标准和推荐标准,文中各项内容中的条

款均为基本标准,推荐标准是在基本标准上的提升。基本标准

以二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推荐标准以三级综合性医院为主体。

目前尚未达到基本标准急诊科要求的医院,要加强对急诊科的

建设,增加人员,配置设备,改善条件,尽快达标。目前已达

到基本标准急诊科要求的二级或(和)三级综合性医院,要按

照推荐标准急诊科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急诊科的建设和管理,

不断提高急诊急救水平。

*急诊科职责与范围

2.1急诊科简介

急诊科是医疗机构中独立设置的与内科、外科、妇产科等一样

的临床二级学科,是医疗机构提供急诊医疗服务的场所,是急

诊医疗服务体系(EMSS)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突发公共事

件医疗救援的核心。

2.2急诊科的业务范畴

急诊是针对急危重症、创伤,进行评估判断、急

3.1急诊科位置

急诊科应设置在一楼,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急诊区域为独立

功能区,设立医疗区及支持区。新建或改建急诊科应在同一区

域内实现急诊患者的就诊需求,避免患者在就诊、检查过程中

跨越露天空间或在不同建筑物间穿行。

3.2急诊科入口

急诊科入口应当宽敞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

出入,与检验、影像检查及各重症抢救区域(如创伤中心、胸痛

中心、卒中中心)等相连接的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明显。有条

件的可分设普通急诊患者、危重伤病患者和救护车出入通道。

承担灾害救援的医疗机构急诊科应当设立化学或其它毒物污染

患者处置设施。

推荐标准:急诊科应当设有独立的出、入通道。

3.3支持区

支持区包括挂号、候诊、急诊检验、影像检查、急诊药房、收

费等部门。在支持区各个窗口应当有抢救患者优先的标识与措

施。候诊区面积≥40m2,设立公共卫生间。

3.4医疗区

医疗区包括设立急诊分诊区、急诊诊断区、急诊抢救室、急诊

创伤处置室、急诊留观室、急诊综合病房、急诊重症监护病房

(室)(EICU)等区域;承担院前急救任务的急诊科尚须设

置院前急救室(科),并按相应标准要求建设。

3.5急诊分诊区(台)

急诊分诊区(台)应有病情分诊的设备,能够检查体温、血压、

氧饱和度等生命指标,由有急诊工作经验的护士承担分诊工作。

应按照《医院急诊科规范化流程》(WS/T390—2012)

要求严格执行病情分诊程序,按患者的疾病危险程度进行分诊;

并将不同病情的急诊患者分配到相应的诊疗区域(A红、B黄、

C绿),保证危重患者抢救的及时性与医疗资源分配的合理

性。

3.6急诊抢救室

急诊抢救室应临近急诊分诊区(台),并根据本院急救患者数量

设置相应数量的抢救床,但最少不低于2张,每张床位使用面

积≥15m2。抢救室墙壁上有心肺复苏、休克、创伤、中毒

等常见伤病的抢救流程。

推荐标准:要有完善的急诊抢救室(含创伤复苏单元、综合复苏

单元)、急诊手术室、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室)(EICU)、

急诊综合病房,满足急诊危重患者抢救需要。急诊手术室与抢

救室之间有快速转运通道。

3.7急诊诊室面积

各急诊诊室使用面积应≥10m2/医师工作台,

3.1急诊科位置

急诊科应设置在一楼,有醒目的路标和标识,急诊区域为独立

功能区,设立医疗区及支持区。新建或改建急诊科应在同一区

域内实现急诊患者的就诊需求,避免患者在就诊、检查过程中

跨越露天空间或在不同建筑物间穿行。

3.2急诊科入口

急诊科入口应当宽敞通畅,设有无障碍通道,方便轮椅、平车

出入,与检验、影像检查及各重症抢救区域(如创伤中心、胸

痛中心、卒中中心)等相连接的绿色通道标识应当清楚

文档评论(0)

kxg404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