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结尾)技巧及运用示例-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全面指导(全国通用).docx

议论文(结尾)技巧及运用示例-备战2025年高考语文议论文写作全面指导(全国通用).docx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考议论文结尾技巧及运用示例

【知识要点】

议论文结尾

常常用“凤头、猪肚、豹尾”比喻文章三个部分的写作要求。本文讲“豹尾”。

议论文的结尾,要简洁、明快,干净利落,如同豹尾,响亮有力,并余味无穷,给读者以聚焦回味的余地,就像欣赏一首绝妙的乐曲,一曲终了,余音仍在耳畔回荡缭绕。

在实际写议论文的时候结尾,要坚持两个原则,一是不拖泥带水,要干净利落,切记没话找话说;二要呼应题目和开头,也就是再一次强调文章的中心论点。

从高考优秀作文看,这是一段集中的论述,语言要精要、恰当,字数100字左右。这一部分的作用:

1.对分论点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2.进一步明确、深化中心论点。

3.联系当前现实和人生生命,体现文章针对性。

第三部分:结尾,字数50—100字。

有多种写法:

1.呼应开头,使文章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2.点明题意,使文章观点更加清晰。

3.发出呼告,以求发人深省。

语言要铿锵有力,富有哲理内涵,宜多用排比、拟人、反复、呼告等修辞手法。

议论文的结尾写法

俗话说:“织衣织裤,贵在开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一篇好文章,除了有引人入胜的开头,还应该有耐人寻味的结尾。

所谓“豹尾”,便是指结尾时笔法要简结、明快、干净利落,犹如豹尾劲扫,响亮有力,给读者以咀嚼回味的余地。

常见误区

①画蛇添足。即全文已结束,本可耐人寻味,但作者仍不放心,偏要哆嗦几句。

②空喊口号。在结尾处为表明自己的立场、态度,大喊着与文章内容无关的口喊,这种结尾大煞主题。

③拖泥带水。结尾意思已经明了,却迟迟不肯收尾,冲突了文章的主题。

写作原则

1.结尾要收束全文,重在深化主题。

结尾要收束全文,点明主旨,使读者对全文有一个完整而又明确的认识。

2.结尾要简洁有力。

它是给读者以最后的、决定性的印象部分,既要充实又要要简洁有力,以使读者增强印象。

3.结尾要令人回味。

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味再三。似断非断,似了非了之笔,读之雅有余味。结尾忌公式化,空喊口号,这些没有真情实感的东西不会给人好印象

写作要求

1.总结全文,强化主题;

2.或情或理,富有意趣。

【议论文结尾技巧】

1.总结全文,强化主旨。

总结全文式的结尾,其优势是能够有效捏合全文,将发散的内容集中起来,让人对文章观点、作者态度一目了然,对文旨有强调作用。此种结尾还能有效克服议论文散、杂、泛,乱的毛病,将漫无边际的思绪归拢起来,使文章观点鲜明,中心突出,简洁干脆。

示例:继往开来,开拓创新,勇于承担大国担当,这便是今日中国之姿态。我们传承京剧,增强文化软实力;我们发展高铁,增强科技硬实力;我们推动“一带一路”,谋求经济文化技术的交流,世界各国的共荣共昌。我们要向世界发声:我们将以饱满的姿态,迎接挑战,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力量!

——《我眼中的中国》

【文本展示】

读书主要靠自己

严济慈

读书主要靠自己。有好的老师当然很好,没有好的老师,一个人也能摸索出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把书读好。象任何事物一样,读书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就是听(听课)——看(自学)——用(查书)的发展过程。

听课要抓住重点,弄清基本概念,下课以后光靠死记硬背,应付考试不行,我主张多做习题。做习题可以加深理解,融会贯通,锻炼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一个题目做不出来,说明你还没有懂;即使所有题目全都做出来,也并不一定说明你全懂了,因为做习题有时只是在凑凑公式而已。如果知道自己懂在什么地方,不懂又在什么地方,还能设法去弄懂它,到了这种地步,习题就可以少做或不做。所以有的教科书就根本没有习题。所谓“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就是这个道理。

到了某种时候,课程都不一定去听,自己能看书,又掌握了工具,包括文字的和实验的工具,就完全可以自学。一本书从头到尾循序看下去,总可以看得懂。再进一步,你也可以不去多看书,因为世界上的书总是读不完的,一个人总不能当一个会走路的图书馆。这时就要学会查书,一旦要用的时候就可以去查。在工作中,在解决某个问题的过程中,需要某种知识,就到某一部书中去找,查到你要看的章节。遇到看不懂的地方,你再往前翻,而不必逐章逐节从头到尾去看完整部书。如果“闭上眼睛”,能够“看到”某本书在某个部分都讲到什么,到要用的时候能够“信手拈来”,那就不必预先去看它背它了。事实上,许多书只是备人查,而不值得供人读的。

这种由听到看再到用的读书的发展过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把书“越读越薄”的过程,因为一本书中真正有用的东西就只那些,你把它们掌握了,也就可以运用自如了。

我们所谓懂,也大有程度之不同。往往对某个问题理解得更透彻或更全面时,就会承认自己对这个问题过去没有真懂。现在,真懂了吗?可能还会出现“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所以,懂有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懂与不懂,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教辅之家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法律、医学电子书,案列评析、合同PDF、教学设计、课件、导学案、中考、高考复习专题资料、试卷、真题、钢琴谱。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2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