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教学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

?

?

叶红英

【教材分析】

《孙权劝学》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此单元的主题可总结为“阅览杰出人物,感受人格魅力”,即通过阅读课文,感受历史长河中杰出人物的优秀特质,体悟并学习其高贵的精神品格。

此单元有真诚朴实、不怕牺牲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民主战士闻一多;有爽朗热情、一丝不苟的平实生活中的大文豪鲁迅先生……这些可敬的人物,让我们感受到了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激发了我们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册第一篇文言文,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文章短小精悍,言简意丰。讲述的是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孙权劝手下将领吕蒙学习的故事。文章通过生动的语言描写,刻画了鲜活的人物形象。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以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此单元要实现以下素养目标:

1.学习精读方法,注意把握牵动全篇的关键语句或段落,揣摩其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2.结合人物生平及其所处时代,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3.感受杰出人物的非凡气质和人物形象,学习他们的精神,激发对理想的憧憬与追求。

同时,通过文言文《孙权劝学》的学习,进一步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的译读方法,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并感受先人非凡的智慧和人格魅力。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大意,积累文言词句,掌握文言文译读方法。

2.品味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语言特点,把握人物形象。

3.认识后天学习的重要性,树立“学无止境,开卷有益”的终身学习观点。

【教学重点】

1.了解并积累文中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体会孙权的善劝,并感受其人物形象,学习说话艺术。

2.学习侧面描写的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品味人物对话的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1.朗读法。

2.品味点拨法。

3.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三国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一名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学习。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教学新课

(一)知识链接

1.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资治通鉴》的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以警示后人。

(二)听读课文

1.播放《孙权劝学》情境课文,初步感受孙权劝学场景。明确人物关系。

2.文中人物简介

(1)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时吴国建立者,字仲谋、吴郡富春人。公元200年,兄孙策死后,他18岁,便继承了孙氏政权,据守江东。208年与刘备联合,大败曹操于赤壁。229年称帝于武昌,后迁都建邺。

(2)鲁肃(172-217)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字子敬,临淮东城人。出身士族,为孙权所敬重。

(3)吕蒙(178-219)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将,安徽阜南人,少依孙策部将邓当,后跟从孙权攻占各地,曾随周瑜大破曹操赤壁,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史书,兵书,长进甚快。鲁肃卒,代领其军,袭破关羽,占领荆州。

三、粗读课文,梳理文言现象,指导文言文译读方法

1.文言译读五字法

留——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2.总结文言现象,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从字音、字义(古今义、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和古汉语句式(判断句、倒装句、省略句),关注文言文语言现象。

建议根据具体内容分析,将文言现象放在句子中结合内容来理解,培养文言意识,切忌生硬“植入”。

四、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1.依据故事情节,划分文章层次

明确:三个层次(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见学)。

2.课文在情节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1)详略得当

详写“劝学”和“议论”,一笔带过“就学”和“结友”。

(2)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侧面写出吕蒙学业的长进。

(3)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對话描写刻画人物形象,且推进故事情节发展。

五、课堂小结

明确:通过课堂学习,我们应该认识到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才能挺立时代潮头,让我们用冰心先

文档评论(0)

150****500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