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探析.docx

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探析.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探析

?

?

欧芳町

[摘?????要]?互联网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是当今教育发展不可阻挡的趋势。“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机遇,如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优化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研究方法更具科学性和客观性等。但同时在知识的辨识能力方面、培养专业人才方面、经验借鉴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比较教育;影响

[]?G642???????[文献标志码]?A??????[]?2096-0603(2021)09-0168-02

受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互联网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2015年11月,刘延东副总理在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强调了“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之后,“互联网+”快速融入教育行业,给其注入了新的活力。尤其是促进了以跨文化和跨地域为特点的比较教育的发展。但同时也给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挑战,如何在“互联网+教育”的背景下促进比较教育的发展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互联网+教育”的提出及内涵界定

“互联网+”是“互联网+教育”形成的前提条件。2014年,腾讯总裁马化腾第一次公开提出“互联网+”这一词语,并在2015年的全国两会上呼吁把“互联网+”提升为国家战略。其后,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深入发展,国家也不断强调“互联网+”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促进教育的开放共享。为此,国内学者对“互联网+教育”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如,王磊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通信技术基础上的教育,它以学习者为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和教育机构之间主要运用多种媒体和多种交互手段进行系统教育和通信联系”[1]。余胜泉等人认为,“互联网+教育”既能够实现每个人都应该有的公平,又能够实现跟每个人能力相匹配的高质量的服务。[2]

综上,笔者认为“互联网+教育”是利用各种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的一种新型教育。通过互联网和教育的高度融合,促进教育的不断优化发展。

二、“互联网+教育”下我国比较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互联网+教育”是国家战略“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改革发展的先行者,是加速教育现代化进程的强劲推手。在这一背景下,作为以国际化视野为研究取向的比较教育学,在面对时代赋予的使命的同时,也迎来了学科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一)“互联网+教育”给我国比较教育发展带来的机遇

“互联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教育形态给我国比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机遇。

1.突破时空限制,实现泛在学习

比较教育是通过对世界各国教育改革、世界教育发展动向进行研究比较的一门学科。正如金世柏在《中国的比较教育》一文中写道:“比较教育学通过对各国教育的比较和分析可以使我们了解国际上发展教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从中找出共同性的、规律性的东西。”[3]由此可见,比较教育学具有显著的跨地域性、跨文化性。正是由于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世界各国之间孤立隔绝的状态,加强了彼此之间的联系,促进了不同国家和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比较教育学者在进行国别研究时能够快速地获取第一手资料,通过资源的共享来借鉴并促进本国教育的发展。总之,“互联网+教育”突破了传统比较教育学者共同面对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这一难关,拓宽了比较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使得学习者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采取更加便捷的方式进行学习,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真正的泛在学习。

2.优化资源均衡配置,促进教育公平发展

教育资源缺乏的问题一直存在,即使在教育高度发达的美国,也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买不起他们所需要的课本。由此可见,“互联网+教育”背景下,课本或教材的数字化、电子化将成为一种常态。而要想获取这些教育资源,信息技术则成为重要的制约力量。当前,网络上出现了一系列的在线教学平台,如:MOOCS(慕课)、微课、手机课堂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促进不同地区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从而促进教育公平發展。2016年的督导报告表明,“全国6.4万个教学点全面完成‘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建设任务,实现设备配备到位和资源配送、教学应用基本到位。”[4]这为我国比较教育面对“互联网+”时代的机遇与挑战提供了较好的物质保障。正是由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创新,比较教育学者可以更加高效、便捷地获取别国的教育资源,对数字化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进行客观、科学的预测。这正好符合比较教育的研究目的。因此,“互联网+教育”为我国比较教育的不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驱动力量。

3.研究方法上呈现科学性和客观性

一直以来,比较教育学都是以比较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但由于时间、空间和地域等因素的限制,学者所获取的资料存在一些滞后性,

文档评论(0)

134****959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