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docx

关于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docx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关于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

?

梁正植

摘要: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自实施以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耕地数量减少,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用地支撑。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型城镇化、工业化的深入推进,耕地保护面临着数量、质量、生态等多重压力,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遇到了执行的“瓶颈”。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本文通过探索耕地占补平衡的本质,从耕地占补平衡的目标、内涵出发,提出一些创建性的对策,为未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耕地占补平衡;耕地保护;政策解读;困境分析;对策建议

1引言

保护耕地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是保护耕地的重要举措。自1997年以来,我国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历经22年的历史沿革。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不同时期对耕地需求的变化,国家对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不断进行调整、优化,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已经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体系。

2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梳理与实施成效

2.1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梳理

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切实保护耕地的通知》(中发〔1997〕11号),首次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要求,这成为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核心文件和起点。1998年,“占用耕地补偿制度”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标志着“耕地占补平衡”立法合法化,补充耕地成为占用耕地必须履行的一项法定义务。20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占优补劣”情况突出,耕地质量总体下降,土地开发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为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7年印发了《关于加强耕地保护和改进占补平衡的意见》(中发〔2017〕4号),标志我国耕地保护总方略进入了新时代。耕地占补平衡强调“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回归耕地占补平衡的产能本质。

2.2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成效

实现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抑制了耕地数量的减少。根据《国土资源公报》,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全国各地的执行情况良好,基本上实现数量占补平衡。我国粮食自2004年以来,连续九年增产,粮食生产能力基本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这说明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政策目标已基本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制度的实施,在约束建设用地对耕地的占用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从根本上有效遏制了耕地锐减的态势。

引导建设用地的合理占用,控制了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质是建设用地“占用耕地”和“补充耕地”的动态平衡。通过“以补定占”、“先补后占”等措施,控制了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大,保障了建设用地规模的合理增长。

提高了保护耕地意识,促进了土地集约节约利用。随着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补充耕地的资源越来越缺乏,补充耕地难度加大。因此突显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对建设用地占用的约束性,倒逼城市挖潜存量用地,推动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促进了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3新时期耕地占补平衡政策面临的困境

3.1“占优补劣”,耕地占补质量不平衡

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过程中,“占优补劣”的现象十分突出。“占优补劣”是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中最大的问题,饱受学术界的质疑。建设占用的耕地,大多靠近城市周边、交通沿线,属于土壤肥沃、基础设施好的优质耕地,但是补充的耕地基本上位于偏远的地区,地块零星分散,交通不便,不利于耕种,往往容易被弃耕。结果是耕地占补数量平衡了,质量却不平衡。

3.2耕地后备资源匮乏,过渡开发破坏生态

通过近20年来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实施,补充耕地的优质资源基本上已经被开发,可供开垦的宜耕后备土地资源日益枯竭。为追求耕地数量上的平衡,出于利益的驱动,不少地方不顾生态环境的破坏,在生态环境脆弱区和生态环境保护区开垦耕地,“圍湖造田”、“毁林造田”、“侵占河床”的情况时有发生,导致出现基本农田“上山下海”的现象,严重破坏生态环境,不仅容易造成水田流失、洪涝灾害,而且容易导致新增耕地遭受自然灾害的威胁,无法耕种。

3.3片面追求“占水田补水田”,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耕地占补平衡,本质是耕地产能的平衡。但在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实施过程中,本着“占优补优”的原则,喊出“占水田补水田”口号。正是在“占水田补水田”的政策引导下,创新性地提出了“旱改水”工程,各地迫于压力,纷纷投入巨资,将旱地垦造为水田。以某省为例,垦造水田成本为6万元/亩。按种植水稻的收益0.1万元/年.亩计算,需种植60年才能收回成本,严重浪费了国家资金。实际上,并不是资金投入多,就能建设成水田,有些旱地,土质就是沙壤土,保水性能差,也无法形成犁底层,不可能种植水稻,即使有些地段,通过泵站建设,抽取地下水来解决水源问题,但维持成本很高,最后投巨资建成的水源保障设施,只能是摆设。这种违背经济社会发展

文档评论(0)

155****030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