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鲁格曼 1980 论文讲解.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克鲁格曼1980论文讲解--第1页

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

Trade(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化和贸易模式)

ByPaulKrugman

前言

保罗·克鲁格曼(PaulR.Krugman,1953年-)1991年获克拉克经济学

奖,2008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平均年龄大概是64岁,

而克鲁格曼55岁就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算是相当年轻的了。

国际贸易的原因和方式是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核心问题,以亚当·斯密的绝

对成本论、大卫·李嘉图的相对成本说和H-O的资源禀赋理论为代表的传统国际

贸易理论认为成本差异、资源、要素、技术甚至消费偏好方面的差异是国际贸易

产生的根本原因。这些理论假设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仅仅揭示了发达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产业之间的贸易是国际贸易的主要模式。

二战后,国际贸易的模式发生很大变化,发达国家间产业内贸易发展迅速。

这称之为新贸易理论,克鲁格曼就是这一理论的代表人物,他不否认国家之间的

差异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动因之一,但更认为即使不存在比较优势,规模经济和不

完全竞争(是当代产业经济的流行特征,更加接近现实)也会导致分工和国际贸

易。

克鲁格曼的第一篇论文是有关贸易理论的(《递增收益、垄断竞争与国际贸

易》1979),随后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上的另外一篇富有影响的论文《规模

经济、产品差异化与贸易模式》(1980)扩展了他的初始性分析。

论文讲解

引入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非完全竞争(垄断竞争),两个国家。文章分为三个

部分:

1.提出一个简单的模型;

2.在模型的基础上检验了运输成本的影响,说明了拥有较大国内市场的国家工资

率较高;

3.分析“本土市场效应”对贸易模式的影响,认为国家倾向于出口那些具有较大

国内市场的产品。

第一部分

基准模型

1.基本假设

消费者行为:产品潜在种类巨大,各种产品对称地进入效用函数(产品间的

替代性强,且产品效用相同),每个消费者面临的效用函数(变形的CES)如

下:

克鲁格曼1980论文讲解--第1页

克鲁格曼1980论文讲解--第2页

Ci表示每个消费者对第i个产品的消费

生产者行为:只有劳动这一种要素投入,所有产品有相同的成本函数如下:

li表示生产第i种投入的劳动总量,xi表示第i种产品的总生产量,α表示固定成

本,β表示边际成本。

产品市场供需均衡条件:每种产品的产出等于消费总和,消费者即劳动者

L为总劳动量(消费者)

要素(劳动力)市场供需均衡条件:完全就业条件下

市场结构:垄断竞争且企业可自由进入,故厂商的均衡利润为零。

2.封闭经济中的均衡

第一步,根据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推导出对产品i的需求函数:

经变形得:

Pi为第i种产品的价格,λ是货币的边际效用,是常数。得出产品i的需求价

格弹性为1/(1-θ),据此有产品的价格:

(w为工资,工资相等,因此价格pi=p)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1****7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