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学设计.pdf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琵琶行》教学设计--第1页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必修3

琵琶行(并序)

6《》教学设计

班级高一(6)(12)备课人熊霞备课时间2012年3月5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白居易及行这种文学体裁;

2、领会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具体内涵;

3、体会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4、背诵全诗。

教学重点:

1、领会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体会诗中的出色音乐描写。

教学难点: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

教学准备:自学,自制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增强学生对文本的认识。

2.探讨法:以学生为主,还课堂于学生,调动学生积极性和课堂气氛。

3.借助多媒体课件,感知,品读、赏析,讨论。

朗读方式:

1、自由朗读2、齐声朗读3、指名朗读4、熟读背诵5、配乐朗诵6、范读。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案(教学过程)

一、知识结构

故事情节。这是叙事的主干,也是人物活动的依托。这首诗的情节不算复杂:首先是送

客,其次是听乐,然后是琵琶女的自述,最后是诗人的独白。需要注意的是,这首诗叙事详

略处理非常恰当。略写送客,详写听乐;略写诗人自己,详写琵琶女。这样就突出了重点,

深化了主题。仔细吟味,写琵琶女的自述,也是从诗人转述的角度道来,却无一不是她的心

绪神情;写自己的贬谪之苦,虽然是直抒胸臆的独白,但又时时隐现出同病相怜的意味。写

琵琶女,详昔而略今;写诗人自己,则略昔而详今。两相映衬,更见互补之妙。

二、点拨精讲

诗中关于音乐的描写有什么特点?

提示:把无形的音乐写出来使人感知,仿佛能让人听到,这是一件难事,白居易这首诗的第

二段,可以说是描写音乐的绝唱。诗人将看不见、摸不着的音乐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一连

串通俗新颖、生动恰当的比喻,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音乐形象展现给读者。乐声极富变化,

“大弦嘈嘈如急雨”写出了乐声的繁密、粗重,急聚;“小弦切切如私语”描绘出乐声的幽

细、委婉;“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则通过手指灵活交错的拨弦,突出乐声的

圆润、立体性;“间关莺语花底滑”则突出乐声的清脆、婉转;“幽咽泉流冰下难”把乐音的

哽咽、艰涩表现得恰到好处。“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则是休止后的一江湍流

奔涌而出。在对音乐的描写中,诗人重在从听觉效果上模拟声音,让人读起来感受到浓浓的

韵味。如诗中用叠音词——弦弦、声声、嘈嘈、切切和双声叠韵词——间关、幽咽。这些词,

要么直接模拟声音,要么使诗句增加音乐性和节奏感,加强了音乐的悦耳动听和韵律节奏。

《琵琶行》教学设计--第1页

《琵琶行》教学设计--第2页

这样准确地绘声拟音,给人以真切直观的听觉实感。

三、教学步骤

1.分发《琵琶行(并序)》纸质学案。

2.预习课文,圈点勾画,落实重点实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36****817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