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pdf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第1页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

自然环境的形成与演变,是地理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国际上对地理环境

演变的研究,首先集中在第四纪,特别是最后冰期以来,即更新世末期和全新世

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环境演变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现代环境中正在进行着的

自然过程是上述时期一系列演化过程的继承和发展;许多现代环境的特征,只有

历史地认识才能得到全面的理解;而上述时期内曾经出现的事件,在今后不太远

的时期内也有较大的重现可能性。近二十年来的进展,对第四纪环境演变的全球

性过程,已大致有了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我国地理环境复杂,再加上第四纪以来的环境演变过程除受全球性一般过程

的影响外,还受到季风环流、强烈新构造运动等区域性因素的控制,环境演变的

剧烈与复杂在世界上处在十分突出的地位。本文提出我国环境演变方面的几个主

要特征,结合全球性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从而辨明它们的发展过程和趋势。

一、青藏高原抬升的影响

青藏高原大面积、大幅度的抬升,是我国新生代以来环境演变中最突出的区

域性事件。大高原的迅速隆起,不仅改变了高原本身的自然面貌,根据真锅等人

的数值试验,还直接控制了季风的形成,从而完全改变了我国自然地带的分布规

律和区域分异规律,形成了在冬干寒、夏湿热的水热条件下进行的自然地理过程。

大高原在始新世末期才全部出露于海面,喜马拉雅山地区最高的海相层属于

始新世中期,其中所含的有孔虫化石表明当时属于浅海环境。成陆以后,大高原

始终处在持续抬升的过程中。

西藏西南阿里地区始新统门士组植物化石中含有桉树、榕树、柊叶等热带种

属。西藏中部南木林的中新世湖相沉积的植物化石中未见热带属,但仍以常绿高

山栎为主要林木[1],藏北怒江上游发现三趾马化石群的布隆盆地中,上新世早

期沉积的孢粉分析表明,岩层中含有山核桃、棕榈等反映暖湿气候的成分。希夏

邦马峰北侧含有三趾马化石的吉隆盆地中,上新世中期沉积物的孢粉组合中,也

存在目前分布在我国亚热带山地的常绿小灌木木[2]。古植物证据表明,直到

1/7word.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第1页

中国第四纪以来环境演变的主要特征.--第2页

第三纪末期,高原环境还没有脱离亚热带性质,但在第三纪期间,高原上确实经

历了一个降温过程。

往往容易把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归因于高原升高的影响。但如放到全球

的背景上来分析,高原上第三纪的降温过程几乎与抬升无关。从5500万年前起,

开始新生代衰落过程(CenozoicDecline)。在此以后的5000万年间,至上新

世之初,南极冰盖从无到有,并已逐步发展到具有现代的规模;北美的亚热带北

界,从晚始新世至晚上新世向南撤退达十个纬度之多[3];中欧的平均温度从

20℃降低到10℃以下;赤道太平洋底栖有孔虫介壳的同位素分析表明,洋底水

温在渐新世为10℃[4],至上新世晚期已降至2.2℃。这些世界性的数据表明,

大高原在整个第三纪时期发生的环境演变,仍处在全球的一般过程之内,并不具

有特殊的地区意义。如果再考虑到德干高原近5000万年以来平均以每年2厘米

的速度向北推进,大高原附近地区的古地磁研究也表明,向北漂移、纬度升高是

普遍存在的现象,第三纪时期高原抬升在环境演变方面所具的意义就更微弱了。

大高原上至今保存着两级夷平面:高夷平面的平均海拔为5200—5500米,

文档评论(0)

187****671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