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前言
世界近代史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走向成熟的历史。这段历史以1500年为起点,以
1900年为终点。本书从现代化的视角来阐述世界近代历史的演进、嬗变过程。
如何确定世界史体系?如何划分历史阶段?这在国内外学术界已经过长期的摸索和探
1
讨,“人类对世界史体系构建的客观条件,至今尚在成熟的过程中”。在西方史学界,关于
世界史体系的构建,坚持“欧洲中心论”,并成为其学术的主流,这当然不能客观地描写人
类文明历史演进的进程和规律。第一次世界大战对西欧的世界中心地位造成严重冲击,也开
始动摇“西欧中心观”的根基。一些历史学家对“西欧中心论”提出质疑,并开始以新的眼
光看待欧洲以外的历史和文明,德国历史学家奥斯瓦尔德·斯宾格勒是其奠基者,他的代表
作是《西方的没落》,提出了文化形态史观。随后英国史学家A.J.汤因比在其巨著《历史研
究》中继承并发展了斯宾格勒的文化形态史观,揭示了各种文明形态的起源、生长、衰落和
解体的一般规律,从而最终确立了文明形态史观的历史哲学体系。汤因比的文明形态史观,
虽然在本质上仍然没有摆脱“西欧中心论”,但是他把多种文明相提并论,并认为西方文明
最终也会衰落,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对“欧洲中心论”的突破。在国际学术界,最早系统提
出以“全球史观”撰写世界历史的是巴勒克拉夫,他在1955年出版的论文集《变动世界中
的历史学》中,提倡史学研究要“跳出欧洲、跳出西方、将视线投射到所有的地区和所有的
时代”;在1978年出版的《当代史学主要趋势》中进一步指出,“认识到需要建立全球的历
史观——即超越民族和地区的界限,理解整个世界的历史观——是当前的主要特征之一。”
于是,西方史学界在70、80年代掀起了打破西欧中心论的世界历史编撰潮流。
回顾我国世界历史学科的发展历程,我国的世界历史工作者经历了从否定“西欧中心论”
到逐步确立“全球史观”的历史过程。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城撰写的《世界通史》,
该书反对“西欧中心论”,将各大洲和各民族均视为世界历史的一部分,并强调中华民族对
世界文明作出的贡献,具有重要的开拓价值。196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周一良、吴于廑主
编的新中国第一部综合性的4卷本《世界通史》,该书以五种生产方式作为划分历史阶段的
标准,突出人民群众的作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史观”在中国的世界历史研究
中得到运用和发展,吴于廑和齐世荣主编了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1——1994年出版的6卷
本《世界史》。与此同时,在80年代,以罗荣渠为代表提出“现代化史观”,并在90年代出
版了《现代化新论》和《现代化新论续篇》两部著作,他因此而成为中国现代化史学的开拓
2
者。林被甸和董正华认为罗荣渠对现代化理论至少三方面的贡献:“1、在马克思主义发展
观与‘中轴原理’,这对于我们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理论起了重要作用。2、在现代化
理论方面,突破了西方社会学的非历史的现代化理论,从宏观史学角度探讨了现代化的实质
是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全球转变过程,对此总趋势进行了历史论证,并运用多学科方法建立
了现代社会发展的宏观理论架构,提出了编写世界史的新思路。3、在研究中国现代化的历
史进程方面,突破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史学框架,提出了关于中国社会变革的新思路,对现
3
代化思潮演变的研究,填补了中国现代思想史上的空白。”几乎在同时期,南京大学年轻学
者开始对发达国家现代化进行探讨,走进了世界史研究的另一个领域。他们早期的成果有钱
乘旦、杨豫、陈晓律:《世界现代化进程》(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钱承旦、陈意新:
《走向现代国家之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陈晓律:《战后发展理论研究》(四川人
4
民出版社1995年版)等。还要提及的是,钱乘旦在《历史教学》2001年第2期以《世界
1何芳川:《世界史体系刍议》,《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2徐蓝:《20世纪世界历史体系的多样性与编撰实践》,《史学理论研究》2005年第3期。
3林被甸、董正华:《现代化研究在中国的兴起与发展,》《历史研究》1998年第5期。
4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