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分析框架与实践策略.docxVIP

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分析框架与实践策略.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

分析框架与实践策略

?

?

张聪

[摘要]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科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是教育对象成长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学内容提升的内在诉求。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而言,建党精神既是一种教育观念,是一种教学知识,更是一种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师专业发展产生积极引领的思想力量。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应真诚关注小学生对建党精神的认知与理解,主动建构小学建党精神教育的实践载体,不断丰富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法课的样态。

[关键词]建党精神;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改革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首次以32个字总结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建党精神”,即“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伟大建党精神”的提出不仅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的深刻总结与科学凝练,而且为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建设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引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一门对小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建党精神,既是学科课堂教学深度变革的一种思想赋能,同时也是培养具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缘此,深入探讨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的基本思路与实践策略,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建党精神: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提升的思想动能

伟大的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基于百年奋斗历程所形成的经验总结、科学表达,“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這一伟大的建党精神,不仅已经对中华民族发展、中国社会变革产生深远影响,而且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价值。从这个角度看,伟大的建党精神,理应成为助推新时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建设的重要思想动能。

(一)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学科课程性质的必然要求

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小学课程体系中一门独特的课程,始终贯彻并执行着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使命。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始终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从最初的小学思想品德课,到后来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再到如今的道德与法治课。可以说,这门独特的学科在其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虽经多次变动,但始终坚定地执行着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与政策,并不断地进行与时俱进的调整。对于当下及今后一个时期,如何更加有效地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特别是与党的思想引领相契合,正成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乃至整个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的内在要求。“如何立足中国实际,扎根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魄的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创新的需要,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使命。”[3]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不断吸收和引入中国共产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成为学科体系、课堂教学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作为百年大党不忘初心使命、回顾过往历程所总结出的一种观念话语体系,能够进一步充实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时代内涵,拓宽学科教学的整体视野,强化对中国共产党新命题、新论断的认知、理解与思考,进而提升道德与法治课的学科品质。

(二)建党精神融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是教育对象成长的重要载体

教育活动之所以能够顺利进行,与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有效引导密不可分。教育哲学研究者石中英教授认为,“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不仅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4]作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育对象,小学生的生活样态、思想境况以及价值观念等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理性认知。小学生在整体上目前正逐渐呈现“10后”的年龄特征。而这样一群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正在被90后、80后、70后、60后等其他年龄段的教师所教育。这种鲜明的代际差异已然表明,要想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高质量发展,必须积极关注学情,主动建构具有新时代小学生特征的教学模式。思想引领对于小学生而言更为重要。早在2013年,习近平就曾深刻地指出:“每个人都是从孩子长大的。实现我们的梦想,靠我们这一代,更靠下一代。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5]并在2019年召开的全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进一步指出:“青少年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6]对于小学生来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起步阶段,在“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过程中,更需要以正确的价值观念引导其成长。建党精神作为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孕育、探索与创生的思想结晶,理应成为新时代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而对这一具体内容的学习过程,最主要的承担者便是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的教育

文档评论(0)

180****9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