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战争题材电影新趋向-政治性与艺术性.docx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战争题材电影新趋向-政治性与艺术性.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战争题材电影新趋向

政治性与艺术性

?

?

论文导读::接受美学与电影艺术的交叉。战争题材电影。从接受美学的角度看战争题材电影新趋向。

论文关键词:接受美学,战争题材电影,政治性与艺术性

?

我们中华民族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民族,是一个从战火硝烟中走出来的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浩瀚博大,却从未挣脱战争的阴霾,这为我国的战争题材影片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底蕴和素材。在电影产业发展的如火如荼的今天,战争题材电影,以其恢弘的战争场面,和丰富的肢体表演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并具有一定的历史教育意义。从建国初期的《上甘岭》、《铁道游击队》,到现在的《集结号》、《大兵小将》、《建国大业》等,战争题材影片随着时代的进步,从形式到题材发生了诸多改变。如何将政治与艺术巧妙融合,如何在历史与人性中交叉穿梭,成为了战争题材电影发展的前进方向,也成为了其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接受美学与电影艺术的交叉

“接受美学”(Receptional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在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四要素观点认为文艺活动由世界、作家、作品、读者四要素组成政治性与艺术性,这四个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形成“创作——作品——接受”三个环节主客体双向交流的审美过程。作为对俄国形式主义、法国结构主义和英美新批评派文学理论的反驳和对传统的文学文本研究模式的超越,接受美学确立了与以往文学理论截然不同的文学作品的概念。即认为,作品在未被读者阅读的时候只是束之高阁的本文,只有进入读者领域,成为把玩和欣赏的对象,由读者填补留下的空白,才产生意义。而由于不同读者社会阅历、艺术修养、期待视野等的差异,同一作品就具有了不同的阐释意义。作品通过读者,进而影响世界。

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认识电影艺术,越来越被重视。在影片呈现的整个过程当中,观众不只是接受者,同时也是创作者,其欣赏过程中的具体化构成了电影艺术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没有观众,电影就难以存在,也没有任何价值。接受美学也就在此与电影艺术有了交叉论文格式模板。

首先,来分析一下战争电影的受众。按文化程度和文化消费需求划分,我国居民可分为五个层次:高级知识层、中级知识层、一般知识层、初级知识层、文盲和半文盲。一般来说,类似获高级职称的为高级知识层,这个知识层的人士需要相对专门化、质量上乘的文化艺术品,即高雅文化;类似获中级职称的可称为中级知识层,这个层次在许多方面与高级知识层的需求有相通之处,但更倾向于雅俗共赏;一般知识层,类似获初级职称者、大学生,虽与前者有相通之处,但所需对象主要是基础性、易接受性的文化艺术;初级知识层,如初、高中生水平的,需要实用性、通俗性、有感染力的文化艺术品;文盲和半文盲所需要的,是通俗文化。在一个关于电影受众分析的报告中显示:“战争电影不同于一些通俗电影和情爱电影,其主要受众群体有以下特征:收入水平较高、消费水平较高、年龄轻的高级知识层、中级知识层、一般知识层人群”。然而战争题材电影随着题材角度的变化,其受众群体也在发生变化,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电影作品是文艺界多种理念通过电影编辑和导演的窗口展示,集中反映社会大众对于价値观的寻找姿势。换言之,要硏究观众对于作品的反应比硏究导演或其它创作者的接受程度,对于破解文化现象来说反而更有意义

二、中国战争电影题材的历史演变

在《电影艺术辞典》中,关于“战争电影”(thewarfilm)的解释是这样的:“以描绘一场战争为主要内容的故事片,多着重于表现人在战争中的命运。”但事实上,对“战争电影”的理解与实践政治性与艺术性,在不同的时代及不同的国度,有着不同的走向。随着时代背景和现代文化的变迁,我国的战争电影开始在探索新的战争电影的题材切入点。开始由单一的表现人物命运,转变为对战争的理性思考。

当代中国人对于战争片的记忆,可能最早来自于《地道战》、《地雷战》以及后来的《大决战》等一系列主旋律电影。与西方文化的个性关注不同,中国的文化则更注重团体性和服从性。这使得中国的战争电影拍得像是一本教科书,在大众的心中反复的强调着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透过镜头,我们看到的是战火连天的岁月,和千篇一律的军官将领。因此,当冯小刚导演的《集结号》摆在观众面前时,观众们有些许的“惊艳”。而事实上,从《集结号》回望曾经的战争电影,无论从电影还是从历史的角度,都能找出其来由与去向。

1949年以前,美国电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的直接参照体系,1949年以后,禁止美国电影进口,所以中国的战争电影受前苏联影响更为明显。

1949年至1966年之间的电影史实,就形成了“十七年电

文档评论(0)

180****4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