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北师大版相遇问题教学设计研究实践与反思
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四年级下册的《相遇问题》。相遇问题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主要研究两个或多个物体在同一平面内,按照一定的速度运动,在某一时刻或某一地点相遇的问题。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相遇问题的定义、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相遇问题的解法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定义,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和解法。
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和解法。
难点:如何理解和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物体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两个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地点相遇的问题。
二、例题讲解(15分钟)
教师通过讲解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理解相遇问题的定义,掌握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和解法。同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解不同的例题,让学生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三、随堂练习(10分钟)
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
四、板书设计(5分钟)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板书,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遇问题的解法。
五、作业设计(5分钟)
作业题目:
1.教材P67练习题第1题。
2.教材P67练习题第2题。
答案:
1.答案略。
2.答案略。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5分钟)
重点和难点解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和解法,难点是如何理解和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
一、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
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两种:相遇一次问题和相遇多次问题。
1.相遇一次问题:两个物体从不同的出发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某一时刻相遇。
2.相遇多次问题:两个物体从不同的出发点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在某一时刻相遇后,继续运动,再次相遇。
二、相遇问题的解法
相遇问题的解法主要有两种:图示法和公式法。
1.图示法:通过画图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两个物体的运动过程,找出它们相遇的时刻或地点。
图示法的基本步骤:
(1)画出两个物体的运动轨迹。
(2)在运动轨迹上标出它们的出发点。
(3)根据题意,画出它们的速度和时间的箭头。
(4)找出两个物体相遇的时刻或地点。
2.公式法:通过公式计算两个物体相遇的时刻或地点。
公式法的基本步骤:
(1)确定两个物体的速度、时间和路程。
(2)根据题意,找出它们的速度和时间的比例关系。
(3)利用比例关系,列出方程,求解相遇的时刻或地点。
三、如何理解和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
1.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
2.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
学生在理解相遇问题的解法的基础上,需要学会运用它来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布置随堂练习和作业,让学生独立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解决问题,巩固和提高解题能力。
四、教学过程的细节补充和说明
1.实践情景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两个物体在同一平面内运动的情景,如两个行人相向而行,一辆汽车和一辆自行车相向而行等。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这两个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地点相遇的问题。
2.例题讲解:
3.随堂练习:
教师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可以通过巡视课堂,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在学生完成练习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遇问题的解法,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4.板书设计:
教师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板书,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遇问题的解法。板书可以包括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解法步骤和关键点等。
5.作业设计:
作业题目:
1.教材P67练习题第1题。
2.教材P67练习题第2题。
答案:
1.答案略。
2.答案略。
6.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本节课程教学技巧和窍门:
1.语言语调:在讲解相遇问题的定义和解法时,教师应使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语调要生动、有趣,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讲解例题时,教师可以使用逐步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跟随自己的思路,从而更好地理解和解法。
2.时间分配:本节课的时间分配应合理安排,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足够的时间进行。例如,实践情景引入可以分配5分钟,例题讲解可以分配15分钟,随堂练习可以分配10分钟,板书设计可以分配5分钟,作业设计可以分配5分钟,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可以分配5分钟。
3.课堂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提问学生,以检查他们对相遇问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例如,在讲解相遇问题的基本形式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相遇问题有哪些基本形式?”在讲解解法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你们认为相遇问题的解法有哪些?”
4.情景导入:在引入新课时,教师可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萌芽、制度确立、扩展)课件+++2024年湖南省中考二轮专题复习.pptx VIP
- 施耐德电气 SD328B 步进电机驱动器 产品手册.pdf
- J B-T 8975-2006 低压信号灯-机械行业标准规范.pdf VIP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DRG与DIP.pptx
- 《10kV电杆结构部分计算书》.doc
- 《艺术学概论》随堂测验1-9答案.docx VIP
- 银行业防火演练方案.docx VIP
- 中医病历模板(腰突5).doc VIP
- Long-Term-Development-in-Sport-and-Physical-Activity-3.0体育运动中的长期发展.pdf
- 2023年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考试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