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docx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docx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城乡统筹发展背景下的农村金融制度研究

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

?

??

?

?

?

?

?

?

?

???

?

?

?

?

?

一引言

我国是一个地道的农业和农民大国,截至2009年末,全国总人口13.3474亿人,其中农村人口达7.1288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3.4%[1]。虽然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城乡发展越发不协调、城乡差距呈扩大趋势、城乡矛盾日益加深。自中共十六大第一次提出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命题以来,我国目前的城乡关系正处于由隔离走向融合的调整时期。我们认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要点应当是:平等、协调和发展。城乡统筹发展的本质,就是把工业化、城市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有机地整合起来,促进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向现代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变,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着重解决日益严重的“三农”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偏向城市和工业的发展战略,对农村金融的直接干预政策以及农村金融所处的恶劣环境及自身缺陷等原因,致使我国的农村金融未能充分发挥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相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进而加剧了城乡二元结构特征的凸显。因此,完善农村金融制度、重构农村金融体系,将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这也正是本文选题的出发点。

二农村金融理论综述

农村金融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受到了现代金融发展理论及政策主张的影响。从发展中国家的农村金融理论来看,主要有三个流派:农业融资理论、农村金融市场理论和近年来出现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一)农业融资理论(又称“农业信贷补贴论”)

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占据主流的农业融资论认为,农村居民尤其是贫困阶层的储蓄能力较弱,致使农村主要面临的问题是资金不足;而由于农业经营风险大、周期长和比较收益低的典型特征,使得商业银行缺乏动力投资于农业,从而进一步加剧了农村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该理论支持信贷供给先行的农村金融战略,认为有必要从农村外部注入政策性资金并建立非营利性的专业金融机构来进行资金分配。然而,这种过分依赖外部资金的农村金融政策引发了资金回收率低、使用效率低下等一系列矛盾,难以促进农村金融循环发展长效机制的建成。

(二)农村金融市场理论

20世纪80年代,农村金融市场理论逐渐替代了农业信贷补贴论。该理论认为,农村金融资金的缺乏,并不是因为农民没有储蓄能力,而是由于农村金融体系中不合理的金融安排(如政府管制、利率控制等)抑制了其发展。因此,该理论提出,要发挥金融市场作用,减少政府干预,实现利率市场化,实现农村储蓄和资金供求的平衡;取消专项特定目标贷款制度,适当发展非正规金融市场等。

(三)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

20世纪90年代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爆发催生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对于稳定金融市场来说,合理的政府干预也是必要的。不完全竞争市场的代表人物——斯蒂格利茨认为,由于存在市场失败的因素,政府在农村金融市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但政府也不能取代市场,而应成为市场的有益补充。政府对金融市场监管应采取间接调控机制,并依据一定的原则确立监管的范围和标准。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强调,借款人的组织化等非市场要素对解决农村金融问题是相当重要的(Stiglitz,1990;Ghatk,2000;LaffontGuessan,2000)。

不完全市场竞争理论提出的政策建议主要包括:①在不损害银行最基本利益的范围内,政策性金融(面向特定部门的低息融资)是有效的;②政府应鼓励并利用借款人联保小组以及组织借款人互助合作形式,以避免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不完全信息所导致的贷款回收率低下的问题;③利用担保融资、使用权担保以及互助储金会等办法是有效的,可以改善信息的非对称性;④融资与实物买卖(如肥料、作物等)相结合的方法是有效的,以确保贷款的回收;⑤为促进金融机构的发展,应给予其一定的特殊政策,如限制新参与者等保护措施。

三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及不足

(一)我国农村金融的现状

以1979年2月中国农业银行复牌为标志,我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正式启动,中国农业银行在改革之初兼具政策性与金融性双重职能,同时负责统一管理农村信用合作社,成为农村金融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1994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成立,农村政策性与商业性金融业务开始分离;1996年,国务院在《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进一步要求“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体系”,开启了农村金融体系的多元化格局。2000年后,管理层启动了以农村信用社为核心的改革,并在2003年下发了《关于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推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经历了近30余年的

文档评论(0)

139****225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