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江苏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12月大联考历史试题含答案.docx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决胜新高考——2023届高三年级大联考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题,每题3分,共计4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君主们为了“有智为寡人用之”,而设立稷下学宫,招揽天下贤士并给予优待。于是,各派学者纷至沓来,在学宫中“聚人徒,立师学,成文典”,或潜心钻研、或聚会论辩,甚至就国计民生直抒己见。由此可见,稷下学宫的发展

A.属于官府垄断学术的象征B.为百家争鸣提供了重要平台

C.得益于诸子百家相互融合D.标志着新兴地主阶级的崛起

2.汉武帝给刺史规定了“六条问事”的督察内容,第一条就是“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其他五条是惩治二千石郡太守的不法行为。同时又明确规定刺史不得越过“六条”之外问事。由此可知,当时的监察制度

A.推动地方政权规范运作B.缓和了社会主要矛盾

C.已经形成了完备的体系D.遭到了豪强地主抵制

3.表1展示了唐宋时期“士”的转型,这些变化

表1

唐代

北宋

南宋

精英的身份属性

门阀

学者——官员

文人

社会成分

世家大族

文官家族

地方精英

A.源于商品经济的发展B.体现社会阶层的流动

C.推动科举制更加严密D.表明社会风气更开放

4.元代的手工业者被征调以后,便终身服役。明初也专门编制了匠籍,但是明代的工匠在为官府服役的时间之外,还拥有更多的“自由趁作”、自主出卖自己的劳动力或劳动产品的时间。与元代相比,明代匠作制度

A.顺应了赋役合并的趋势B.赋予工匠更换职业的权力

C.激发了社会生产的活力D.促成了官营手工业的繁荣

5.表2为近代一次战争的失利后,社会上出现的部分言论。这些言论反映出时人

表2

言论一

“俄约甫定则议琉球,琉球未归则议越南……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不能获胜,战也有益:“知我创痛之所在,则上下卧

薪尝胆,易辙改弦,或犹未晚耳。”

言论二

“方今发捻交……中国实自顾不暇,苟可与洋人相安无事,不宜轻开隙。”“战守无具,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

A.思考国家未来道路的走向B.民族觉醒意识的高涨

C.都能正确认识战争的本质D.认同洋务运动的举措

6.1895~1898年间,中国出现了国人自办中文报刊的高潮局面。这些报刊无情揭露帝国主义“无端而索岛屿,无端而揽铁路”等可耻行径,发出了“吡咤英俄,鞭笞欧美,振我夏声,昌我华种”的号召。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A.国人掌握了传媒话语权B.维新派的群众基础扎实

C.革命已成社会主要思潮D.舆论宣传助推政治改革

7.图1为1912年12月,《神州日报》刊登的漫画《倒行逆施》,该漫画

图1

A.揭露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B.表达出国人维护民主共和的决心

C.反映革命党结束封建帝制D.寄托了作者支持护国战争的愿望

8.1925年中共四大会议上,开始把“地主”作为农民痛苦的直接原因和首要原因及农民革命的主要对象。会议通过的《对于民族革命运动之议决案》中称,“广东的农民与地主之争斗,工人与大商买办阶级之争斗,小商人与军阀之争斗,都很明显”。中共“农民革命”形成基于

A.地主阶级成为民族革命对象B.军阀混战割据局面的结束

C.开辟工农武装割据的新要求D.正确分析中国社会的矛盾

9.“黄豆豆,豆豆圆,咱村选举村议员……一颗黄豆搁在碗……她碗里的黄豆乒乓落……俺活七十头一遍。”这是一首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的诗歌——《豆选女县长》。诗歌中所传唱的选举活动

A.巩固了国民革命的阶级基础B.加强了抗日民主政权的建设

C.壮大了土地革命的社会力量D.保障了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10.根据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的计量分析,1950年至1952年之间,“帝国主义”的词汇使用频率明显下降,“和平共处”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之间出现了迅速增长的趋势。这一变化从侧面说明当时

A.“一边倒”方针被废止B.中美关系逐渐走向缓和

C.中国外交环境有所改善D.中国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11.一份档案中记载了湖北省某地的地名变迁:1960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人民公社七里界大队第五小组;1983年,湖北省黄冈地区鄂城县石山乡七里界村第五小组;2001年,湖北省鄂州市鄂城区石山镇七里界街道

文档评论(0)

手可摘星陈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