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神经系统的功能.ppt

  1. 1、本文档共9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7)神经肽及其受体2)阿片肽---脑内具有吗啡样活性的肽类物质β-内啡肽—?受体脑啡肽—?、?、?受体强啡肽—?受体——神经系统内起递质或调质作用的肽类1)速激肽P物质*3)下丘脑调节肽和神经垂体肽5)其他神经肽下丘脑调节腺垂体功能的肽类激素4)脑-肠肽(brain-gutpeptide)缩胆囊素(CCK)、血管活性肠肽(VIP)等神经肽Y、心房钠尿肽*腺苷、ATP腺苷是抑制性中枢调质咖啡因和茶碱抑制腺苷的作用(8)嘌呤类递质及其受体*(9)气体类递质NO、CO(10)其它可能的递质———前列腺素(PG)精氨酸血红素*三、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低位中枢简单而固定先天,物种共有非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后天获得,有个体差异复杂且易变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能高度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项目形成反射弧中枢部位数量生理意义有限无限(一)反射的分类*—单突触反射(腱反射)—多突触反射(屈肌反射)(二)反射的中枢控制(三)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1.单线式联系2.辐散和聚合式联系3.连锁式和环式联系后发放/后放电(afterdischarge)*(四)局部回路神经元和局部神经元回路在CNS中,有些无轴突和短轴突神经元的树突及轴突仅在某一中枢部位内部起联系作用,这些神经元称为局部回路神经元。由局部回路神经元及其突起构成的神经元间相互作用的联系通路,称为局部神经元回路。*(五)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6.对内环境变化敏感和易疲劳5.后发放4.兴奋节律的改变3.兴奋的总和:空间、时间2.中枢延搁1.单向传播*(六)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1)传入侧支性抑制(交互抑制)(2)回返性抑制1.突触后抑制概念:由抑制性中间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IPSP引起。形式:*超极化抑制*2.突触前抑制结构基础——轴突-轴突-胞体三联突触特征——去极化抑制概念——由于改变突触前膜的活动,最终使突触后N元兴奋性降低而引起抑制。*先刺激轴B轴B兴奋释放γ-GABA在此基础上再刺激轴A轴A产生AP幅度↓轴ACa2+内流量↓轴A释放递质量↓胞CEPSP幅度↓机制轴A部分去极化(Cl-电导↑)胞C不易总和达到阈电位而兴奋=胞C抑制*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去极化电位变化。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图-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动画-兴奋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概念:突触后膜在某种神经递质作用下产生的局部超极化电位变化。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图-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动画-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产生*突触前神经元AP传至末梢前膜去极化前膜电压门控式钙通道开放,Ca2+内流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后膜受体结合后膜对Na+通透性↑,Na+内流↑后膜去极化(EPSP)EPSPIPSP释放抑制性递质Cl-内流后膜超极化(IPSP)*慢突触后电位自主神经节和大脑皮层的神经元:慢EPSP和慢IPSP持续100ms~s-min*胞体整合(5)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与抑制始段产生AP轴突末梢抑制图-复杂的神经突触联系超极化去极化*(6)影响突触传递的因素1)影响递质释放的因素2)影响已释放递质消除的因素3)影响受体的因素Ca2+、AP破伤风毒素、肉毒梭菌毒素三环类抗抑郁药、有机磷农药筒箭毒碱、?-银环蛇毒*突触前末梢受一短串高频刺激,引起PSP↑。1)强直后增强突触前末梢Ca2+??末梢持续释放递质?PSP?2)习惯化和敏感化(7)突触的可塑性习惯化:重复温和的刺激---突触反应逐渐↓敏感化:重复较强的刺激---突触反应↑突触前末梢Ca2+↓?末梢释放递质↓?PSP↓突触前末梢Ca2+??末梢释放递质??PSP?*突触后神经元Ca2+??PSP?3)长时程增强(long-termpotentiation,LTP)4)长时程抑制(LTD)突触前N元短时内受到快速重复刺激,引起快速长时间的EPSP↑。突触传递效率长时间↓*2.非定向突触传递(1)结构基础——曲张体(非突触性化学传递)(2)特点:①无特化的突触前、后膜;②与突触后成分距离远;③突触传递时间长;④无一对一的支配关系;⑤产生效应与否取决于突触后有无相应受体。*3.电突触传递双向传递;

文档评论(0)

胖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