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谈防治策略的变化.docx

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谈防治策略的变化.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从《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谈防治策略的变化

?

?

唐新华

1999年国家卫生部颁布我国第一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用本),该指南根据我国80~90年代的心血管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及大规模高血压临床研究的结果,并参考借鉴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指导建议(《1999WHO/ISH高血压处理指南》和《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由我国21位著名心、肾、内分泌、妇产、预防和管理专家组成的起草委员会历时1年多编写完成。之后每隔5年左右,根据国内外大量有关高血压流行病学及临床研究的结果,《指南》进行多次修订,并分别在2005年、2010年及2018年颁布了修订版。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多次修订,始终坚持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发病和死亡的总危险,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从我国高血压流行状况和防治实际出发,提出符合国情的防治策略,为我国高血压防治工作和临床实践指明了方向,促使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发生许多重大变化:从以疾病为主导,转向以健康为主导;从以患者为中心转向以人群为中心;从以医疗为重点,转向以预防保健为重点;从以专科医生为主转向所有临床医生、护士、预防保健、检验、公共卫生等人员共同参与;以大医院为中心,转向以社区医院为中心;从卫生部门转向社会共同参与。为将我国高血压防治提高到新的水平做出了重要贡献。4次《指南》试用和修订,促进我国高血压防治策略发生四大变化:

1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

近20年来,由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改善和生活节奏加快,带来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国流行病學资料显示,我国心血管病发病率及相关危险因素均有增加趋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病率上升迅速。1999年后我国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全国高血压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同期糖尿病、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也有明显升高,我国成人超重率、肥胖率,儿童肥胖率迅速上升。许多研究结果都显示这些疾病加速了高血压患病率的增长,在这些疾病治疗中严格控制血压,是延缓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的关键。因此防治高血压,控制心血管事件发生不仅涉及心血管患者,同时也涉及到众多合并高血压的特殊人群。除1999年《指南》对老年人、孕产妇、脑血管病、肾病及心血管病高血压的处理提出指导建议外,2005年《指南》中增加了对合并代谢综合征的高血压管理,2010年《指南》中又增加了对儿童、青少年高血压,外周血管病和围手术期高血压的管理,同期指南修订时特别邀请了相关学科的专家,共同商讨达成共识,统一标准,使控制高血压、减少心血管事件发生,从单一学科向多学科发展,由多学科共同关注和规范管理。与此同时全国各级医院都建立了初诊患者门诊首诊测血压制度,以便在最大范围内发现更多的高血压患者,达到早诊早治。

2控制高血压治疗向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综合治疗发展

指南修订中始终无变化的是高血压的治疗目的。1999年《指南》指出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心血管病的死亡和病残的总危险。2018年《指南》指出高血压治疗的根本目标是降低高血压的心、脑、肾与血管并发症发生和死亡的总危险。

国内外流行病学研究显示,心血管发病是多种危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几种危险因素中度升高时心血管病发病的绝对危险,可以超过单一种危险因素高度升高造成的危险结果。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绝对危险,除血压水平外,在相当大的程度是由其他危险因素来决定。因此1999年《指南》在国内首次提出高血压患者的治疗决策不仅根据血压水平,还要根据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临床情况。并采用《1999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的分类标准,制定我国高血压水平定义和分类、影响预后的因素和危险分层量化地估计预后。制定了不同危险分层的治疗策略,并在此策略中强调了包括减重、合理膳食、限制饮酒、增加体力活动和减轻精神压力等改变生活方式的非药物治疗措施。

根据我国流行病学研究结果,血压在120~139/80~89mmHg水平人群10年中心血管发病危险较

为更精准指导临床医生掌握危险分层,对危险分层中常用的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糖尿病和并存的临床情况,以及流行病学和临床研究的不断更新和进展,是国内外指南修订中讨论的重点之一。根据我国《指南》实施情况和有关研究进展,每次修订对危险分层相关内容均有更新。2005年《指南》在危险因素中增加了“腹部肥胖”,突出强调它是“代谢综合征”的重要体征之一,增加了C-反应蛋白,因为当年许多证据表明C-反应蛋白预测心血管事件的能力至少与低密度脂蛋白一样强,而且与“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在靶器官损害栏中增加了微量白蛋白尿,以提示早期肾脏受损征象;将糖尿病单独列为一栏,主要为了强调它作为危险因素的重要性(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至少使心

文档评论(0)

134****418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