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适切性研究.docx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适切性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适切性研究

?

?

翟鹏鸽

摘要:学习方式是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具体路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封闭占有的学习方式已经不利于学生形成应对未来社会、工作和生活挑战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发展核心素养迫切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基于发展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特征,分析当前学习方式存在的问题,提出适切于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方式:一是通过个体学习激活高阶思维养成批判和反思能力;二是通过协作学习提升分享对话和分析解决问题的社会性能力;三是通过学习于共同体中全面认识生活世界并完整地与生活世界相交融,实现身份认同,共享文化创造过程。

关键词:学习方式;核心素养;适切性

:G42文献标志码:A:1002-2589(2018)07-0211-03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1]其目标指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主要涉及实现自我发展方面的素养、能够进行社会交往方面的素养以及能够进行文化学习方面的素养。从学习过程来看,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发展这三个层面的素养的具体路径,主要表现为学生如何与学习对象建立联系并对其发生作用。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特征

“核心素养是人适应信息时代和知识社会的需要,解决复杂问题和适应不可预测情境的高级能力与人性能力。”[2]包括能够处理高深复杂和变幻莫测的问题情境的高阶思维能力、与他人进行对话交往协作的能力及以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方式去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能力。一方面,它既指向学生个体的终身发展,又关照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公民养成,具有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双重取向;另一方面,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是学生在不同情境的问题解决过程中知情意行为一体的整体资质的综合表征[3]。

学习方式是形成学生核心素养的具体路径,即学生如何与学习对象建立联系并对之进行作用,包括学习的对象、参与活动的方式以及对信息加工的方式[4]。学习是个人和社会解读经验,获得信息、认识、技能、价值观和态度的过程。学习既是过程,也是这个过程的结果;既是手段,也是目的;既是个人行为,也是集体努力[5]。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方式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信息时代的“知识”作为一种资料,是面向未来生活所需要进行探究和实践的对象,是进一步探究必不可少的资源,它不仅是通过学习获得的结果,也是深入在学习过程中用来获取经验、解读经验的方法或工具;第二,知识学习所参与的活动过程是对话、协作、共享、创造的过程,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个性化过程和与他人交往协作的社会化过程,强调共生、互生,而不是个体独自占有资源的过程;第三,学习过程中对知识的处理与加工是理解、鉴别、评估、质疑、建构联系和辨别重要性的过程,是培养基本的语言和交流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更高层次的技能的过程,是提升各种能力并能够以创造性和负责任的方式去运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而不仅仅是充分占有资源和积累知识、对已有知识进行储存与传输的手段。

转变学习方式对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学生个体学习经验的整合,是通过学习方式表现出来的。“一切知识,唯有成为学生探究与实践对象的时候,其学习过程才有可能成为素养发展过程。”[2]只有充分调动感知觉、思维、情感、意志、价值观的全面参与和全身心投入,将知识的学习过程看作是实践、探索的过程,让这个过程实现批判性思维与社会协作的连接,学生核心素养才有可能得以发展。

二、当前学习方式的问题分析

2001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6]改变学生过于依赖接受教师的教,以机械记忆、重复操练为主,忽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单一的学习活动方式[7]。提升学生的参与、探究、动手操作能力,自主、合作、探究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探究教学和小组合作也成了教师上课的主要方式。但从实施的过程与结果来看,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与新的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成为二元对立的状态,学习方式走向模式化、绝对化,且在课堂上刻意强调合作探究的形式,往往容易偏离学习目标或内容,虽课堂比以往更热闹,学生比以前更活跃,但实质却只是形式上的变化[8]。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学习内容与学生经验相分离

仔细分析学校内的师生关系,我们可以发现这种关系的基本特征就是讲解。很多时候,学生学习的知识来自于教师将自己备课所认知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作为客体阐述给学生,与学生生活的现实相脱离,学生作为学习主体没有自己的认知体验,不能体会自己具有生命力的身心与所学习的

文档评论(0)

137****770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