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之诚微探-人道.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中庸》之“诚”微探

人道

?

?

论文导读::是言天道之“诚”。圣人是贯通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的媒介。其中有多处论及“诚”的部分。

论文关键词:天道,人道,诚

?

《中庸》作为思孟学派的代表作,其中有多处论及“诚”的部分,总体说来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言天道之“诚”,“诚”是天道之本然。二是“诚”是圣人的本性,圣人是贯通天道之“诚”和人道之“诚”的媒介。三,作为凡人要掌握此天道需要进行教化和修养的功夫,从而才能掌握“诚”。

(一)天道之“诚”

在儒家的创始人孔子那里很少言及天道,多是论及道德修养问题。子贡曾说: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1]由此可以看出孔子对于天的态度是怀有敬畏之情的,但是并不曾真正言及天道,因为天不言,所以显得高深莫测,孔子的理论多是具有实践意义的道德修养原理,他不去研究天,也不曾把自己的学说和天道挂钩,只言当下,不言这些道德理论存在的根源,没有托天道之词。但是《中庸》中的天道成份却很明显,在第二十章直接指出提出:“诚者,天之道也”[2]将“诚”定义为上天一贯履行的原则,看似没有任何事实以及理论依据,但此天道之“诚”存在的根据在后文中是有明确的逻辑依据的。一,关于天道之诚的来源问题:昔日的尧,舜这些君王能够统治一方是因为他们“上律天时,下袭水土”,[3]遵循自然规律则能驾驭万物,《中华国学义理经典导读》中指出“‘上袭天时,下袭水土’是指对自然天道变化的认知和尊崇。体认天道和人道就如同天地之载覆人道,四时之交错,日月之代明,是无穷尽,延绵不绝的过程。”[4](《中华国学义理经典导读》P124)因此服从天道则是明智的做法,而天之德之所以为德,是因为它也遵循一定的法则,此法则之所以能的使“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是因为上天能处理好个中的关系,而如果没有“诚”性,是不可能为之的,只有具有诚之性才能有德性,才能使“小德川流,大德敦化”。[5]这是拿人之性来揣测天之道,把天看成一个人格神,它在处理天地间万物的时候能够兼顾各方的矛盾关系,使之和谐发展,没有任何私欲杂念,完全出于公平正义的原则来处理各方面的关系,此性就是“诚”。这样就把天道之诚的来源问题给打通了。二,关于天道之诚悠久性“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复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6]至诚之道是没有止息的,没有止息就会长久,保持长久就会显露出来,显露出来就会悠久长远,悠久长远就会广博深厚,广博深厚就会高大光明。广博深厚能以承载万物,高大光明,能够覆盖万物,悠远长久能成就万物。“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免费。”[7]所谓“不贰”,即始终如一,亦即是诚,所谓“不测”言数量之无限。“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8]诚是贯穿世间万物的始终的,自从自然界开始的那一天起,天道之“诚”就已然确立了,不仅仅贯穿某一事物的生灭之中,更存在于自然界的起始与终点状态“不可须臾离也”。所以“诚”是悠久的,诚是天道运动变化的属性,同时它也是一种与天地同生的属性,它作为万物生化的终极依据流行于万物之中,生生不息,从不间断,与万物相伴终身,正因为它能与天地共生,只要有天地的存在就有“诚”的存在。“最后本章引用,《诗经周颂维天之命》篇中诗句:‘维天之命,于穆不已’,以证天命变化久远悠长,没有止息,这是对本章首论至诚无息的补证。”[9](P122)

(二)圣人之诚

“诚”作为一种天道,在人世间是如何彰显的,沟通天道人道的桥梁又是什么呢?在《中庸》里圣人是天道之“诚”在人世间最完美的体现者。“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人道,圣人也”。[10]因此圣人是天生的,圣人不需要通过学习等种种途径就能天生具有善念,凡是行中道,他的行为方式就是诚的体现。圣人是“自诚明的”他们会自然而然的明白宇宙人生的诸多道理,这是一种天性。“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11]圣人的行事如同天道流行一样的高明。他们能够即明且哲的保全自己的身心,无论是在高位还是地位,国有道还是国无道的时候他们都不成改变自己对“诚”的坚守。“因为有圣人依据天道的造作,所以能够使百事万物尽显本性,圣人因其至德故能够凝道”[12](P122)何以见得圣人就是天道最直接的代言呢?中庸在地三十一章论证了至圣之道的表现形式。“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13]

文档评论(0)

细雨滴梧桐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