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思考.docx

关于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思考.docx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关于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思考

?

?

关于唯物辩证法两个总特征的思考

高二生活与哲学新教材是以生活逻辑为基础进行编写的。坚持以生活实践的需要为依据,对原高二哲学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的压缩、删除、调整和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时代性和批判性得以更充分的体现。然而,由于教材篇幅所限,很多内容难以展开论证,造成教学实践中师生对有些知识点理解困难,甚至出现理解上的偏差。下面就新教材关于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联系和发展的两个知识点的编写略陈陋见,供大家斧正。

一、关于联系客观性的问题

人教版生活与哲学(2008年第三版)第56页的“相关链接”里有一幅插图——《多渠道的信息交流:人类创造的一种联系》。教材用此图来说明,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那么,联系到底能不能被创造呢?

(一)联系的客观性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都存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即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联系具有普遍性。普遍联系原理首先是关于联系的客观性的科学结论。这就是说,普遍联系是一切事物、现象的客观本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否定事物的联系,也不能把主观联系强加给事物。

联系之所以是客观普遍的,第一,在于任何事物的客观存在和运动本身都必然表现为一定的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没有事物内部要素之间的某种特定联系和相互作用,就没有事物本身的存在和运动;同样,没有一事物同周围事物的一定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不会有该事物的存在和变化。联系同存在、运动之间这种不可分割的一致性,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人们主观想象中的任何联系都不能代替或取消对象自身的客观联系。

第二,在于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和基础——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一切事物和现象无不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具体形态、属性和表现,它们有着共同的本质和基础,从而有着统一的本质联系。它们之间相互作用、转化的普遍性,既证明了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同时也证明了联系的客观普遍性。

第三,无论自在事物的联系还是人为事物的联系都是客观的。事物的联系就其与人类实践的关系来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自在事物的联系,一类是人为事物的联系。在人类诞生之前或在人类认识与实践活动尚未涉及的领域中,存在着纯粹自在的客观联系,它们当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即使在人类实践活动范围内形成或建立的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因为,首先从产生看,人为事物的联系渗透着人类活动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体现着人类智慧,但这种联系的产生需要一定的客观条件,需要遵循客观规律,离开客观条件和规律,联系就无法存在。由此我们也进一步了解到,人们头脑中的联系观念并不是主观自生的,而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只有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联系观念才具有真实性和现实性。其次从过程看,任何人为事物联系的建立必须经过人类的实践才得以完成。尽管人为事物的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但并没有改变或者取消联系的客观性,因为它是人类实践的产物。实践是客观物质性活动。再次从结果看,人为事物联系一旦建立就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人为事物的联系同样是客观的。

(二)全面理解联系的客观性

列宁在《辩证法的要素》中把坚持“观察的客观性(不是实例,不是枝节之论,而是自在之物本身)”作为辩证法的第一原则,就是把辩证法建立在坚实的唯物论基础之上。是否承认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辩证法同唯心辩证法的根本区别所在。联系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记主观随意性。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主观臆造并不存在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所以,我们必须科学、完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虽然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的存在状态和条件,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1.建立新联系要坚持联系的条件性。唯物辩证法认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一定的联系之中,因而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在一定条件下产生和发展,又在一定条件下趋于灭亡。斯大林有句名言:“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这里所说的地点和时间,也是条件。一切以条件为转移,离开条件,一切都无法存在,无法理解。

当然,条件是可以改变的,正如具体的联系是可以改变的一样。认识事物,要认识事物的条件;改造事物,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作用,以主体条件去改造客体条件,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但是,必须按照客观事物的自身实际和发展规律进行改造,方能完成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所需要的条件,否则创建新的具体联系就不会成功。

2.建立新联系要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人类之所以能够创造文

文档评论(0)

151****829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