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完善.docx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完善.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完善

?

??

?

?

?

?

?

?

?

???

?

?

?

?

?

文/田国强

编者按: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正式公布,提出加快建立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的长效机制,对企业家合法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加大党校、行政学院等机构对企业家的培训力度等一系列实质性措施,并首次以文件形式明确了企业家精神的地位和价值。

中国处于从大国向强国崛起的关键历史阶段,要在包括人才、资源、制度和话语权等在内的国家之间的竞争中占得先机,最根本的是要在制度和人才的竞争获得优势。

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功,得益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在制度上放开,搞活的市场化松绑放权改革;另一方面是在人才上放开,采取海纳百川式“引用育留”政策,这极大地发挥了中国在人口、资源、环境等方面的要素红利,实现了要素驱动下的长期高速经济增长。

然而,从经济学角度看,由于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要素驱动红利也导致中国的增长中枢下移,传统的要素驱动经济发展模式已不具有长远可持续性,不足以支撑中国实现从大国向强国的崛起,因此中国必须实现从要素驱动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发展的转变。

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符合驱动转型发展的根本需要

创新改变中国,创新改变世界。如同习近平总书记所言,“创新是国家和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中国向效率驱动、创新驱动转变的过程中要素的作用依然不可或缺,只是不能再过多地依靠规模投入的粗放式发展,要良性发展,必须靠技术创新进步引领,而这又要通过一系列基础的、基本的制度创新变革来实现。尤其是土地制度、人才制度和金融制度方面的改革深化,使土地、人力、资本这三大基本要素在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驱动下自由流动、优化组合,进而实现效率提升和创新激活,从而提升潜在增长率。

由于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家是经济活动的重要主体,在要素资源的优化重组和社会财富的增殖创造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企业家精神因而变得至关重要。

近期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简称“《意见》”)抓住了企业家精神这个中国经济驱动转型的重要关键,是对2016年11月中央所发布的《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的一个延续和提升,对于各级政府深化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更恰当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笔者很高兴地看到,这次公布的《意见》明确地在指导思想中从三个维度谈了如何弘扬企业家精神,即要“着力营造依法保护企业家合法权益的法治环境、促进企业家公平竞争诚信经营的市场环境、尊重和激励企业家干事创业的社会氛围”。

这三个维度也正好对应了基础制度的三个要素,即治理、激励制度和社会规范。第一是治理,即要具有依法治国强制能力和政府执行力;第二是激励制度,必定是包容性的经济制度,如市场制度,;第三是社会规范,即文化和理念的因素。如果没有基本制度环境的改善,都不可能激发工业革命或者企业家精神和创新精神,因为这些都是内生变量,是果而不是因。

企业家精神和创新驱动是市场竞争的结果,竞争导致利润下降,利润下降导致企业有动力去创新,创新得到垄断地位从而获得垄断利润,垄断利润又导致更多的企业竞争。中国应致力于在经济领域形成这一制度性的良性循环过程,这才是企业愿意去创新的根本动力。

激发和保护企业家精神有赖于基础制度的完善

如同前面所提到的,中国经济的驱动转型需要体制转型与制度环境的完善相配合方能实现。而制度环境的背后则是政府、市场和社会三者关系如何处理的问题,即十八届三中全会所提出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问题。

当前中国经济所面临的发展困境,其表象背后的深层次基础制度环境问题,归根结底也还是如何合理界定和理清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治理边界问题。而理清治理边界问题最关键的又是如何准确定位政府的问题。由于政府在体制转型中具有巨大的外部性,并且其能否良性发展也具有巨大外部性,所以如何定位政府决定了中国经济未来将走向弘扬企业家精神的、好的市场经济和好的社会规范,还是走向扼杀企业家精神的、坏的市场经济和坏的社会规范。

基于此考量,中国政府应以“有能、有为、有效、有爱”的有限政府为目标推进改革,在经济、社会中起到维护和服务的作用。

所谓有能,是指政府执行力的问题;有为,就是政府在应该作为的地方不缺位;有效,是指政府行政的效能和效率的问题。“有能、有为、有效”反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并以促进有效市场形成为导向。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家精神提供良好的市场土壤。有爱,则是指政府要关注民生、促进社会和谐,同时解决生态环境、贫富差距、诚信友爱、安定有序

文档评论(0)

159****425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