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docxVIP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docx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案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1.导入

第一单元的导语提醒我们“理论对于实践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本单元的课文和文化论著都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社会、历史、人生的认识,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本课作为一篇经典社科文章,其主问题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何在语言上充分表现其理论价值?

2.结合背景,了解本文的理论价值。

提出问题:本文的理论价值是什么?

明确:《光明日报》2018年5月11日《纪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刊发四十周年》对本文理论价值的概括:“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它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刊发当天,新华社就立即向全国发出通稿。几个月间,上百家媒体加入转载的行列。这里补充一下,5月10日,在《光明日报》前一天,中央党校的《理论动态》刊发此文。5月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文转载,社会各界反响强烈。

3.分析文章语言如何充分表现其理论价值。

(1)问题:文章的小标题如何表现其理论价值的?

明确:《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中的“只能是”表示唯一、排他,体现了作者对文章的理论价值是很坚定、很自信的。《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中“最基本”表达最高级,小标题对下文有统摄的作用,可见这个部分的内容是最本质、最根源的,因而理论价值很高。《革命导师是坚持用实践检验真理的榜样》“坚持”表示持久、稳定、不动摇,是革命导师意志力的体现,革命导师亲自长期实践文章的理论价值,其说服力不言而喻。《任何理论都要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中的“任何”一词表示文章理论价值的全覆盖、周延的,再加“不断”一词,表示理论价值是普适且永恒的。这些表达唯一性、最高级、力量、全覆盖和永恒的词汇汇聚在一起,共同打造了文章铿锵有力的风格,共同支撑标题中的“唯一”一词。。

(2)问题:标题以外,文本中有类似的限定词吗?

明确:第7节中“标准是什么?只有一个:就是千百万人民的社会实践”中“只有一个”表达唯一,以短句的形式,跟在设问句之后,格外掷地有声,毋庸置疑。第18节中“任何思想、任何理论”是全称量词,表示周延、全覆盖。“必须”一词,语气强烈。“无例外地、永远地、不断地”,三个词分别表达全范围、永恒时间和高频率。全文中,这样的例句很多,可见大量使用表达坚定有力的限定词,对于文章理论价值的呈现很有帮助。

(3)问题:文中的关联词能否充分表现文章的理论价值?

明确:文中大量使用“只有……才”“正是……才”“不……就不能……”这样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因为文中提到“理论源于实践”,之前课文《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也提到“实践经验积累多了变为思想”,因为实践的根源性,因此在例句中,实践经验是三种结果的必要条件,实践能使思想原理有生命力,能与别人的生命经验对接,说服别人,或驳倒别人。第二句例句强调最新的实践经验才能证明真理。第三句强调尊重实践,才可能带来一系列好的结果,如“逐步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前进”,如“顺利地进行新的伟大的长征”。因此,必要条件关联词的频繁使用,是为了强调“实践”是很多结果的前提,这就有力地表现了实践的必要性和根本性。

(4)问题:文中情感色彩鲜明的词能充分表现文章的理论价值吗?

明确:文中用有鲜明情感色彩的词来表达立场。以第9段为例,文章用“鼓吹、炮制、伪造、胡诌、谬论、虚构、无稽之谈、骗子”来表示强烈的否定。文中还多处妙用引号,且引号的作用都不相同。课文第14、15节用了好些表时间的词,比如“一直”、“随时”、“总是”、“一贯”来表现小标题里的“坚持”两字,将文中革命导师的例子常态化了,有力地表现文章的理论价值。

(5)问题:鲜明的情感态度会不会削弱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呢?

明确:例如,第16节“理论、论断、指示”,三个词的顺序表现了从思维到行动的过程,体现了文章很强的逻辑性和作者的哲学素养。

(6)问题:文中有富于情感的词句吗?

明确:例如,尾段中的“伟大”、“长征”是英雄体的词语,自带豪迈的气魄。“顺利”一词又传递了作者深深的祝福。第18段的语言在严密、准确的同时,又显得那么语重心长,字里行间仿佛有一位长辈,在谆谆教诲我们,要保持客观、谦逊,要敢于调整,不要固执。

4.总结课文的语言特点,分析文章的理论价值。

(1)总结课文的语言特点。

明确:文中表达坚定感的限定词、大量表示必要条件的关联词、表达鲜明立场的词、规范严谨的文风和深沉热烈的情感都使文章的理论价值被充分彰显。

(2)分析文章的理论价值。

课文引发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

文档评论(0)

1658576823bd10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