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论文.docx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论文.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每一个小群体都不该被放弃

浅谈农村背景下学生位置安排

摘要:农村的特殊家庭较多,这些家庭的孩子缺少父母的关爱,受到家庭的影响,他们大多性格内向、自卑,在学习上缺乏学习动机从而形成习得性无助。班级里有较多孩子成绩上与其他孩子存在着较大差距,如果把这些孩子看成一个“小群体”,由此针对他们采取一定措施,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都会有很大帮助。本文围绕班级座位的布置展开,探讨座位的调动给这样特殊的“群体”带来的变化。

关键词:座位布置;后进生;特殊家庭

我就职于一所乡镇小学,从教两年来,我一直担任班主任一职。这两年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受家庭因素影响到学业、性格的孩子特别多。父母双方都在本地务工且每天能回家陪伴孩子的少,留守儿童多,其中大部分的爷爷奶奶是文盲,还有单亲家庭、特殊家庭也很多。这些孩子大多性格内向、缺乏学习动机、自卑甚至是自我放弃。作为一名新教师、新班主任我缺乏班级管理经验、方法,第一学年我在摸索中勉强挺过来,班级管理事无巨细,千头万绪理不清。第二学年开始后,经过一年的历练,我开始把无序的管理变的有序,我开始学会主动发现问题,而不是等着问题来找我,发现问题后想办法去解决。于是第一个被我发现的就是班级位置调整问题。

关于班级位置的布置,理论上大致有秧田型、分组模块、餐桌式、马蹄式、圆形式这几种,大多数的班级座位采用的是秧田式布局。但是秧田式的布局还要参照很多因素,我查阅了很多资料,也向有经验的班主任请教,他们也有自己独特的座位安排方法:按身高安排座位、按性格安排、按成绩排、按科目互补排......还有更复杂的综合各种因素的座位轮换制。刚接手班级那会儿,我还考虑不到这么多,就按最简单的身高排座。没过多久,区里学习如皋的“活动单导学模式”,要求班级得按小组布置座位。于是我又把学生按成绩排成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几个小组。最后又按性格(方便课堂讨论的时候,积极外向的学生能带动内向的学生)升级了一次小组座位。至于最后取得什么效果,我倒没有太多关注。

直到第二学年,我才真正的开始思考班级座位布置问题。刚开学的时候,班级位置沿用之前的小组制,但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问题便出现了。我的班里有48名同学,八个同学属于上述提到的特殊家庭,这八个同学中只有一名男生调皮、开朗,其他七名同学性格内向,反应迟缓,不爱说话。这八名同学成绩都在班级末尾,属于后进生中的后进生,上个学期期末考试数学均在二十分以下,经过后来的观察,就这个分数也还存在“水分”。刚开学的两周,学习了《升与毫升》以及《三位数除以两位数》这两个单元的内容,让我诧异的是,全班有十七八个同学还是不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即便我一节课只讲了六个竖式。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这十七八个同学要么是两位数乘一位数不会,要么是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不会,还有七八个同学干脆减法就不会。面对这部分学生基础太差的现实,我无奈、生气又心疼,而这些同学无一例外都是家庭特殊学生,想要放弃他们却又不忍心。总要想想办法“救救”他们,于是我开始了我的“微光行动”。

一开始我让每组成绩好的学生在课后教组内不会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学生。结果是一些中等生在优生的指导下很快发现问题并改正。这些中等生之所以能学会,第一他们学习能力正常,第二他们学习态度端正。但是被“救”回来的同学毕竟是少数。有几个学习态度不端正的学生,教了就会,作业就是不做,第二天同样的题又不会了,需要不断鞭策。还有几位同学基础很差甚至连减法都不会。上课时,我会特意观察这些同学,他们从来都是一副没有睡醒、事不关己的样子。教他们的同学都教到“崩溃”,对他们是“无计可施”。

同学的帮助他们不接受,那看来得我亲自上阵了。一开始我把他们几个叫到办公室,我出一些基础题让他们做,我发现平时上课无精打采的他们居然聚在一起讨论起如何退位如何减,我给他们讲题时问的每一个问题他们都会积极回答,完全跟上课时的状态判若两人。这种现象奇怪吗,不奇怪,换位思考,如果让我现在去听微积分的课,我可能也会睡着。如果考四五十的学生和八九十的学生在一个小组,四五十的学生还能追一追、赶一赶。但让考个位数的学生去和八九十的学生一个组,他们会怎么想,课堂讨论时他们能插上一句话吗,小组评比时他们总是拖后腿的那个,老师提问时看着身边同学纷纷举手,而他们内心会不会在想“看吧,热闹是他们的,与我无关。”别说是这帮有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了,换成是我,让我跟一些数学界大咖呆在一个班甚至是同桌,只要一节课的时间,我就能确定自己是个“傻子”。更何况是这些同学,他们因为开头基础差,一步差,步步差,可能之前一直被放弃,缺少来自学校以及家庭的关爱,慢慢的形成了习得性无助,学习兴趣、动力全无。面对自己根本不可能听懂的课,他们也放弃了挣扎。难道要让他们一直这样下去吗?如果是我的孩子呢?于是我收起了刚开始内心的不耐烦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文先生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47000056000024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