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形固定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docxVIP

V形固定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V”形固定法在动静脉内瘘穿刺中的应用

?

?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穿刺后的固定方法,保证穿刺针固定更牢固,防范穿刺针的滑脱,保障血液透析治疗顺利进行。方法采用“V”形固定法对穿刺针进行固定。结果改良后的固定方法使针头固定更牢靠,有效地防止了穿刺针滑脱意外,患者安全感增加。结论“V”形固定法是一种简便、牢固、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液透析;穿刺针;固定方法

[]R459.5[]A[]1672-5018(2015)11-134-01

动静脉内瘘和静脉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血管通路[1]。维持性透析过程中,动静脉内瘘和静脉渗血、滑针、血肿等并发症,是护理工作中经常面对的问题,若不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会给患者带来血液的丢失,增加感染的机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发生感染的危险性远高于普通人群[2]。动静脉内瘘穿刺后的固定方法是穿刺后确保穿刺针在血管里,维持血管通路的一个关键环节,固定不当会引起针头滑动、滑脱等,为提高固定效果,江西省南昌市第三医院血液净化中心对原有固定方法进行了改良。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我院血液净化中心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采用原穿刺后固定方法,观察组采用改良后的“V”形固定方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无差别。

1.2研究方法

1.2.1原穿刺后固定方法

1.2.1.1固定材料:五条宽为1.2cm,长为12cm的3M胶布;创口贴1片。

1.2.1.2固定方法:根据患者年龄,皮肤弹性,血管弹性及血管走向等评价后,消毒皮肤,穿刺者持内瘘针双针翼,以不同的进针方式成功穿刺后,固定好针头,先用第一条胶布固定针柄,再用创口贴敷盖针头,再用第二条胶带固定创口贴,第三、第四条均固定穿刺针,第五条固定在患者腕部。

1.2.2改良后的“V”形固定方法

1.2.2.1固定材料:三条宽为1.2cm,长为12cm的3M胶布;一条宽为0.8cm,长为12cm的3M胶布;创口贴1片。

1.2.2.2穿刺方法:先在内瘘近心端顺血液方向先穿刺静脉,后在内瘘远心端顺血液方向穿刺动静,进针斜面向上,与皮肤成20-30度角,进入血管见回血后放低角度,手行推入血管,覆盖无菌敷贴,胶布固定穿刺针[3]。

1.2.2.3固定方法:第一条宽胶布从针翼对侧固定拉紧贴在针翼上方至另一侧皮肤,针头用创口贴敷盖,第二条狭胶布从内瘘针管下方向前向两侧压住第一条宽胶布呈“V”形,防止针管摆动,第二条宽胶布横压在针头前方的狭胶布的两侧,形成了稳固的三角形,第三条宽胶布固定在患者腕部。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例数表示,组间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原穿刺后固定方法针头滑脱比例大,胶布固定力较差,患者手臂稍有牵拉或位体稍有改变易导致针头滑脱,采用了“V”形固定法,期间未发生针头滑脱现象。见表1。

2.2护理人员的操作方面,操作时为了增加固定的牢固度,就要增加胶布的用量,造成材料的损失,也使工作效率降低。

3结论

改良后的“V”形固定方法简单易行,便于操作,节省材料,有效避免了穿刺针的滑脱,增加患者对操作者的满意度。

4讨论

血液透析患者每次透析的时间约为四小时,透析时会遇到内瘘穿刺成功而固定不牢靠,患者移动手臂或稍有体位改变,就会导致针头滑脱,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大量出血而死亡,这样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又引起了医疗纠纷,良好的固定方法是保证患者顺利进行血液透析的关键环节。“V”形固定法在采用宽胶布的固定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狭胶布的固定,既保证了针头不易从血管中滑脱,又不会影响患者的血流量,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邓丽花,刘祯。动静脉内瘘2种止血方法临床应用的比较[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4):354。

[2]李永生,罗伟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感染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热带医学,2006,6(3):527。

[3]姜新云。不同穿刺方法对维持性血透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远期并发症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5:163-164。

?

-全文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69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