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瓷八方播种地球村百花争辉-中国外销瓷对世界陶瓷业发展的影响.docx

中国瓷八方播种地球村百花争辉-中国外销瓷对世界陶瓷业发展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中国瓷八方播种地球村百花争辉

中国外销瓷对世界陶瓷业发展的影响

?

?

?

?

?

??

?

?

?

东方晓/文

陶瓷是我们每天都要接触的用具,虽然司空见惯,但它却是人类有效利用温度导致原料发生化学变化而服务和美化生活的一项重要发明,其中以瓷器为最。

中国是瓷器的故乡。中国在陶瓷技术与艺术上取得的成就,对世界具有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公元前256年),相对粗疏的陶器开始向紧实细腻的高级阶段发展,原始青瓷呱呱坠地。从浙江绍兴上虞县上浦小仙坛考古发现中可以看出,到东汉(公元23—220年)末年,原始青瓷已经不再原始,成为实实在在的瓷器(图1)。

唐代(618—907)中期,领先世界一大步的中国陶瓷开始向周边辐射。经晚唐五代(875年—979年)到宋(960—1279)初,通过陆上,特别是海上“丝绸之路”,瓷器的出口贸易迎来了高潮期。这一阶段出口的陶瓷品种除绚丽多姿的唐三彩釉陶外,更有划时代的邢窑、定窑白瓷、越窑青瓷、长沙窑彩瓷和广东近海一带生产的橄榄釉青瓷。

明清时代(1369—1840),景德镇等窑口还会根据部分外商要求,甚至基于外来纹样或画稿,大批定烧伊斯兰或西方风格以及绘有家族、城市乃至公司LOGO(徽标)的青花或彩瓷(图2)。

随着精美瓷器行销世界,中国的制瓷技术亦同时引起全球关注。从全面仿制、破译配方直到独立生产,经过风风雨雨的几多起承转合,逐渐衍生出众多具有地域特色的全新产品。中国外销瓷就像化学反应中的催化剂,把世界陶瓷技艺推向一个全新的高度。本文拟通过不同地域的几个实例予以说明。

越窑“秘色”催生高丽青瓷

越窑青瓷起源于魏晋南北朝(222—589),主要产地为浙江省宁绍地区,因唐代称越州,故名。

所谓“秘色”,并非专指某个特定的色相,而是泛指一切“稀见之色”。秘色瓷细腻光滑,温润如玉,玲珑剔透,美轮美奂,为不可多得的瓷中珍品(图3)。

因地缘关系,朝鲜半岛是接受中国瓷文化最便利的国家之一。宋元丰元年(1078)及宣和五年(1123),朝廷两次在明州(今宁波)建造四艘载重万斛的“神舟”作为出使高丽的官船,自浙江定海出洋,鼓帆北上。越窑青瓷便是通过这条海上丝绸之路流传到半岛去的。

公元828年,在中国当兵的新罗人(今韩国莞岛郡)张保皋(原名弓福,790—846年),解甲归田时携带一批越州陶工回国建窑烧瓷,由于掌握了越窑的先进技艺,所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便生产出与越窑青瓷风格相近的“新罗青瓷”,结束了半岛无瓷的历史。这就是最初的高丽青瓷。

十世纪前后,通过进一步吸收宋代越窑、定窑、耀州窑以及后来的汝窑、龙泉窑的工艺技术及其风格,高丽青瓷制造水平得以大大提升,所生产的“高丽翡色”甚至迷倒了许多青瓷故里的中国人。

继五代十国之后的北宋(960-1127)末期,身为国信所提辖官的徐兢,在《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对翡色青瓷赞美曰:“陶器色之青者,丽人谓之翡色,近年以来制作工巧,色泽尤佳。”南宋太平老人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所著《袖中锦》也把“高丽秘色”列于二十八项“天下第一”中的第十五绝。特别是后来基于金属镶嵌工艺发展出来的青瓷镶嵌,等于给一直处于单色状态的青瓷,披上了一件设计典雅、做工考究的“时装”,赋予了高丽青瓷不一般的艺术属性,从亦步亦趋仿制的被动模式转变为具有独创性的自主模式,续写了高丽青瓷史上继翡色青瓷之后的又一辉煌篇章(图4)。

东洋芙蓉手得益于中国祥瑞造

关于明崇祯年间(1628—1644)出现在日本的一批署有“五良大甫吴祥瑞造”款识的所谓“祥瑞瓷”,有日本学者认为是中国景德镇民窑应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1522—1591)要求而定制的以青花瓷为主的茶道具。

尽管这个说法存在争议,但仅从“五良大甫”和“吴祥瑞”这两个中日风格浓郁的“名号”款来看,至少说明这个物件与中国和日本不无干系。《中国古代瓷器鉴赏辞典》第189页“古瓷款识”中【五良大甫吴祥瑞】条目亦释为“明代瓷器人名款。多见于外销瓷”。

祥瑞瓷最大特点是,器物内壁或外壁通常开有三到十个含菱形或扇形窗口,俗称“开光”。它们与十七世纪初在荷兰阿姆斯特丹拍卖的十万件“克拉克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些价值连城的拍品来自荷兰武装船队于1602、1603年捕获两艘运送中国外销瓷器的葡萄牙商船(图5)。

多数国内专家将“克拉克瓷”定义为明代万历(1573—1620)时期具有一定形制的外销青花瓷;还有人认为它应该泛指包括中国、日本、中东、欧洲所烧成的以中国“克拉克瓷”为范本并具有同类风格的各种器型和釉色的瓷器。”简言之,克拉克瓷是欧洲人某一时期对中国外销瓷的一个泛称(图6)。

当世界尚醉心于改良粗疏笨重釉陶的时代,中国生产的轻薄透亮精美瓷器无疑成了各国追逐的时尚目标。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先后有八个国家成立了专

文档评论(0)

153****77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