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促进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路径分析
?
?
傅才武++李国东
摘要:政府政策驱动和市场需求导向是目前世界强国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因受制于历史文化传统和社会基础结构,各国在制度设计和运行机制方面各具特色,由此形成了不同的政策体系和管理模式。我国作为后发国家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既存在发展阶段的差异,同时也存在文化治理结构的区别。文章通过总结我国以及欧美发达国家文化与科技融合模式,分析政府在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过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总结国内经验,在比较借鉴的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推进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建议。
关键词:当代中国;文化建设;文化科技融合;文化发展;文化战略;文化治理
:J0
:A
文化与科技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双轮”。文化与科技融合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文化为科技的发展赋予了新的价值内涵,科技为文化的繁荣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促进文化和科技融合,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党的十八大报告)构成了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内涵,文化科技融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途径,对此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陈少锋(2012)提出,以数字文化产业、文化科技融合和文化金融服务为主的新业态,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主流形态。傅才武、陈樱(2013)则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正在逐步成为我国文化创新的主要路线。于平(2014)提出,科学技术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进步给文化发展带来革命性变化,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李凤亮(2014)等提出,随着移动新媒体、动漫、网游、数字出版以及数字公共文化的快速发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第一引擎。崔木花(2015)认为,文化与科技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但二者的融合,并非单靠双方促成,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目前研究的成果看,我国学者对文化科技融合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中具有重要推动作用有深刻的认识,但对于相关政策的效率评估仍然比较薄弱。
因此,厘清当前国内外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政策,对推进我国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文化科技融合的理论内涵
关于文化科技融合的内涵,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分析。崔木花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以文化内涵为核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展示和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及提升文化体验,使文化产品赋予更强的传播力、感染力和吸引力,从而创造更大价值的过程。本质上是高新科技向文化领域的选择性切人。也就是说,当传统意义上的文化领域对科技发展的形态颠覆和伦理建构还心存狐疑之时,科技发展主要以增量创生而非存量转型的方式创造“新文化”。通过将文化元素、理念、内容、形式等与科学技术的理论、方法、手段和精神等有机结合,改变有关产品的价值与品质,形成新的内容、形式、功能与服务,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创新过程。尹宏从哲学的意义上将文化与科技融合的内涵概括为文化和科技融合是社会文化变迁的内在机制,推动现代文明发展;在经济学意义上,文化和科技融合是一种技术诱发的产业发展模式,通过要素层面、企业层面和产业层面的融合,两者交叉、渗透、重组并最终融为一体,带来文化生产方式的变革。
文化科技融合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人类文化需求的变化,高效促进两者的融合显得越来越重要。科技对文化内容创造、文化传播方式、文化利用价值产生直接影响,而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主体的培育、科技成果的应用,更是具有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文化科技整体融合在推进文化创新的同时,不仅形成对文化科技基础研究和科技创新的倒逼机制,而且为文化创新发展提供可持续驱动力量。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内在机理与路径选择,是新的经济发展方式,也是新的文化建设理念,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意义在于融合创新和协同发展。
从以上学者的探讨来看,文化与科技融合,文化是内容,科技是内容呈现的手段,二者之间的融合,实际上是以内容为核心,技术为载体。由此,笔者认为,文化与科技融合就是以文化内容为核心,通过现代科学技术创新文化的生产、传播、服务方式,再以一种新的形式展现给大众。在这个过程中,科技为文化的创新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而文化则为科技创新赋予了新的内涵,从而增加了双方的价值内涵。
二、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与措施
关于我国文化科技融合的模式,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和探索。韩平、李须彬提出了“渗透型融合和交叉型融合”两种模式。伊彤等结合文化的三个层面将文化科技融合分为九种模式。彭英柯、宋洋洋提出了“技术驱动、跨越发展、政府推动”三种模式。陈清华将文化科技融合总结为“消费促进、平台建设、产业链延伸、数字娱乐体验”四种模式。尹宏将成都文化科技融合概括为“创意+科技”、“内容+渠道”、“延伸+拓展”三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创新路径.docx
- 中原城市群产业结构软化的实证分析.docx
- 互联网+时代推动测绘技术创新的路径探析.docx
-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中培养和塑造学生工匠精神的策略分析.docx
- 分析网络语言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docx
- 公共资源交易管理中的问题及解决对策.docx
- 平面设计视觉传达效果与中国传统美术色彩分析.docx
- 中职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docx
- 刍议高层房屋建筑施工技术.docx
- 人工神经网络与可靠性工程课程的完美融合.docx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8章 化学与可持续发展 第1节 第3课时 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有机化合物 第一节 认识有机化合物 第2课时 烷烃的性质.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1章 物质及其变化 第2节 第2课时 离子反应.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七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有机化合物中碳原子的成键特点 烷烃的结构.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Welcome Unit Section Ⅰ Listening and Speaking & Reading and Thinking.doc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六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化学反应与热能.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硫酸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第一节 第1课时 硫和二氧化硫.ppt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精品课件 第五章 实验活动4 用化学沉淀法去除粗盐中的杂质离子.ppt
- 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 分层跟踪检测(三)Discovering Useful Structures & Listening and Talking.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