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docx

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doc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基于众创生态视角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环境建设研究

?

?

陈四杰+曹莉+张浩+王明强+王勇

摘要在国家创新驱动发展背景下,从生态学角度对创新创业的环境建设进行系统分析,以“人—环境—创新教育”的观点,把大学生作为生态进化的驱动力量,驱动各个创新要素的流动,带动创新创业服务环境的进化升级,在教育生态环境中培养、塑造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政策驱动下,高校应该充分发挥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土壤作用,引入开放办学理念,积极利用政产学研资源,构建动态的有机生态链条,形成多元化的教育场景。创新创业生态环境的建设要确立创新个体的主体地位,要注重学生的教育体验。在由小生态构成的大生态循环环境中,学生的情感体验、兴趣、经验、判断力、实践性在环境中都能得到满足,这些情感体验成为创新驱动力量的来源。大学生主动实践活动促进资源的融合增长,增加整个系统的能量,保持系统的活力和演化。在这个循环系统中,个体成为教育生态环境的受益者,环境资源也随着主体增长而提高。在教育生态环境的不断进化中,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能力不断提高,最终形成服务于国家战略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创新创业环境;众创空间;互联网;创新人才

:G642.0:A

:1671-489X(2017)22-0007-05

1引言

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小组会议中强调,我国要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为导向,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激发高校内生动力和活力。

同年,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是经济转型发展的“双引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将是2015年全年乃至更长时期内的政策指向,也是政府工作努力的方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成为国家战略,李克强总理希望激发民族的创业精神和创新基因。

因此,中国的教育改革必然在中央的统一部署下,重新调整教育模式,确立以质量建设为核心,重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服务经济转型升级。

目前国内大学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一直备受诟病,“钱学森之问”历经十余年,到现在仍然无解。大学发展仍然缺乏优秀的顶层设计,教育布局不够合理,办学特色不够鲜明,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严重脱节,拔尖的创新人才严重不足。

在当前我国许多高校中,仍然沿袭以教师讲解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被动模式从知识信息较为匮乏的年代一直沿用至今。在知识信息在网络上已经唾手可得的情况下,传授知识的方法显得尤为滞后,要进一步探索教育的新概念,重新定义教师的新身份,重新定义教师的新职能。

在目前仍然是主流的单一教学场景下,课堂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方法已经不合时宜。由于脱离了学生的感性经验,不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学习规律,学生靠死记硬背掌握知识,往往使得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缺乏兴趣,影响课堂教学实效[1]。学生虽然掌握了知识,但也只能停留在认知的层次上,而不会懂得知识的意义,就更谈不上知识的运用了。虽然有第二课堂、大学生科技竞赛等教学场景进行补充,但仍然是第一课堂的修缮和补丁。如果不能从教育理念进行变革的话,依然是新瓶装旧酒,不能改变当前创新人才缺乏的局面。

大学教育的三个使命为传承文明、人才培养与服务社会,三者相互联系又互相支撑[2]。特别是创新人才培养,应该是当前及今后国家稳定发展的重要任务。大学教育培养社会所学要的高级人才,教育除了满足被教育者自身成长与完善的精神需要以外,在当前社会市场经济环境下,还要求能够学以致用、服务社会。大学教育的改革应该与国家发展的社会主义体制改革相统一,大学的改革也伴随着国家的体制改革。在当前国家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的情况下,大学教育服务范畴不断扩大,服务社会的作用不断被强化,要求高校建立与社会、市场相关的内容和形式上的环境链接。

2教学场景困境与众创理念的启示

大多数本科高校在现有体系下,基本维持“三教一体”主体运行模式:以学生为教育对象(客体),以教师为主体,围绕大学教材知识点,在教室展开课堂教学。教师—教材—教室—学生是一个单一的封闭环境,以知识点的讲解为手段,达到学习的目的。这一环境中的实践互动是小范围的,由软硬环境规定了实践范畴的狭隘性。

人与环境存在相互影响的作用,作用前提条件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作为丧失主动性的客体,能够影响环境的作用微乎其微。不管是从传统文化来看,还是从高校的围墙来看,都巩固了大学校园于世独立的封闭特征。在这种封闭环境下会诞生教学场景的单一性。目前大学教学最主要方式还是講授式的,教师在固定的物理空间把教材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多媒体教学的引入只是辅助于知识点讲解的,对于改变教学环境的单一性没有根本性的解决。环境的封闭性和单一性决定了大部

文档评论(0)

王水玉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前面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