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物态变化(教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docVIP

第三章 物态变化(教案)人教版(2024)物理八年级上册.doc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温度的概念。

2.了解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叙述温度计的构造、量程、最小刻度值和单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用语言表达物理知识的能力。

2.通过测液体温度的实验,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培养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

【教学重点】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液体的温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教学难点】

温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温度的概念

【提出问题】

实验:把左手食指插入装有热水(热水越热越好,以不烫手为宜)的烧杯里,右手食指插入装有冷水(冷水足够冷,可加冰块)的烧杯里,然后同时抽出手,插入装有温水的烧杯里。

思考:两只手指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

你能准确地判断出水的冷热程度吗?

【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实验,思考回答以上问题。

【知识总结】

同一杯水温度应该一样,而我们的感觉却不同,说明我们的感觉不可靠。生活中,人们时常需要了解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把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准确地测量温度,需要用到温度计。

温度的测量与单位

【课堂讨论】

如果我们要确切知道一杯水的温度,应该怎么办?如何用统一的数值来定义物体的冷热程度呢?

【知识总结】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需要用到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液泡里面有的用酒精,有的用煤油,还有的用水银。

总结:温度计的基本构造包括玻璃泡、细玻璃管(内径很细,粗细均匀)、刻度。

2.温度计上符号℃表示摄氏温度。物理学上规定: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记作0℃,水沸腾时的温度记作100℃,将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

温度计的使用

【提出问题】

使用温度计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如何正确地读数呢?

【自主探究】

让学生用实验室用温度计测量水温,并讨论要准确测出温度应注意哪些事项。

【知识总结】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

1.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零刻度、量程和分度值。

2.温度计所能测出的最高温度、最低温度的范围——量程。

3.每一小格代表的温度值——分度值。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的液体后要稍等一会儿,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三章物态变化

第1节温度

一、温度的概念

物理学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二、温度的测量与单位

1.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温度的单位:℃。

三、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的使用规则与注意事项。

第2节熔化和凝固

第1课时物态变化熔化和凝固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感知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

2.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教学难点】

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物态变化

【提出问题】

设计活动:

(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通过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自主探究】

学生自主实验,观察实验现象,讨论问题。

(1)现象:

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2)现象:

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知识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作物态变化。

熔化和凝固

【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作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作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自主探究】

引导学生举例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凝固现象,提问:熔化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是否相同呢?学生阅读课本,相互讨论。

【知识总结】

1.以海波和石蜡熔化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表为例进行观察。

表一海波熔化时温度、状态随时间变化情况记录表

时间/min

0.5

1

1.5

文档评论(0)

琳萱备课 + 关注
实名认证
服务提供商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中小学课件、教案、试卷等各类教学资源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02月03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