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临床抗生素的有效使用.docx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

儿科临床抗生素的有效使用

?

?

【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儿科使用抗生素的现况,了解儿童抗生素的用药安全,增强抗生素的用药管理。方法结合抗生素使用情况,对抗生素用药量、种类、用药的途径以及用药情况进行整理分析。结果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一些儿童出现不良反应以及抗药性等现象,造成儿科用药的疗程不足。结论必须规范管理儿科临床抗生素用药,加强用药安全宣传力度,不断提高儿科抗生素的用药水平。

【关键词】儿科合理用药抗生素R2【文献标号】A2095-7165(2015)09-0469-01

抗生素合理应用及避免滥用是目前临床医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因为儿童生理功能及机体调节能力不够完善,对药物敏感性高,适应性较差,这个问题在儿科临床上显得尤为突出,应当引起高度的关注与重视。抗生素儿科临床的合理使用就是在全面了解患儿、致病原与抗生素的基本情况及三者间的相互关系的前提下,科学合理有效地使用抗生素,从而达到冒最小风险,获得最大的治疗效果的目的。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3月到2015年3月我院儿科应用抗生素进行过治疗的患儿78例,分成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每组都为39例。对照组中,男生21例,女生18例;年龄1—7岁,平均年龄(3.5±0.9)岁;病因:呼吸道感染者15例,泌尿系统感染者11例,胃肠道感者9例,其他感染者4例。观察组中,男生20例,女生19例;年龄2—8岁,平均(4.2±1.1)岁;病因:呼吸道感染者16例,泌尿统感染者12例,胃肠道感染者8例,其他感染者3例。两个组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11版中抗生素的诊断标准。

1.3分组对照组:按照抗生素的基本原则治疗。观察组:督导抗生素的使用方式进行治疗。

1.4方法(1)在应用抗生素时对患儿全身症状进行合理改善,并及时对水、酸碱失衡以及电解质进行纠正。(2)以《2011年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方案》作为依据对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方案进行制定,对滥用、不合理现象进行限制甚至制止。(3)强调采用综合治疗的措施,并且对药物不良反应实行掌握,同时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和应用剂量,减少抗生素使用,并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用药指征。(4)积极开展临床检验,降低病原菌耐药性,并且对抗菌药物敏感性进行掌握,尽量避免滥用现象发生。(5)积极预防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1.5观察指标分析患儿的临床资料,从患儿的发病年龄、发热程度、感染情况、围产期异常、抗生素使用类型等方面分析影响抗生素使用的相关因素。并对患儿每1-2月随访1次,随访时间6个月至1年,平均(24±14)个月。随访内容为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

每6个月至1年检查1次1.6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表示,用t检验;计量资料的正态分布数据用均数±标准差来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观察组患儿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对照组低,而治愈率却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一)。

表1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对比

2.2抗生素应用类78例儿科住院患儿使用过抗生素次数为145次,其中包括23个品种,青霉素类头孢菌以及素类使用频率较高。

2.3患儿治愈情况78例患儿在经过抗生素的治疗后,有76例患儿已经治愈,治愈率达97.5%,有2例患儿的症状有所好转。

好转率2.5%。

2.4药物不良反应情况78例患儿在服用抗生素后,9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1.13%,其中6例患儿采用静脉滴注给药,1例患儿采用药物口服。在患儿不良反应情况中,有1例患儿出现了过敏的现象,其他患儿则均为皮疹。3例出现了不良反应,患儿在药物的服用上结合了两种抗生素。

3讨论3.1静脉滴注应用普遍现在,WHO将注射剂人均使用药物的次数作为检验药物使用情况是否合理的重要标准之一。在这次调查中,有9例患儿出现了不良反应的情况,其中6例患儿采用了静脉滴注的方式给药。据此可见,静脉滴注的给药方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因此,医院及医护人员在药物方式的使用上需加大重视力度,采用合理的序贯疗法尽量减少静脉给药使用次数。对于儿童来说,自身药物的使用更需谨慎,如过能口服,则最好口服,从而可以减少注射给药;如果能使用肌肉注射给药,则可不使用静脉滴注给药。静脉滴注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监督的力度,减少患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3.2联合用药方案不合理在抗生素使用中,联合用药能有效发挥药物使用的效果,从而让耐药性得到延缓或者减少。很多医院在药物联用的过程中,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一样,导致药物不良反应现象增加,甚至出现拮抗现象。相关报道说过,头孢类和青霉素抗生素的联合使用,导致致病菌数量增多。因此,医院在联合药物的使用方面,需加以控制。

3.3在使用抗生素时,需遵循以下几个事项:(1)对患

文档评论(0)

罗康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