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docx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容量大,概括性强,同时增加了许多新内容。如何用好统编教材,提高教学效能,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是当前高中历史教学必须要解决好的问题。荀子《乐论》有言:“不全不粹不足以谓之美”。宗白华先生认为:“这话运用到艺术美上就是说:艺术既要极丰富地全面地表现生活和自然,又要提炼地去粗存精,提高、集中,更典型、更具普遍性地表现生活和自然。”“既粹且全,才能在艺术表现里做到真正的‘典型化’,全和粹要辩证地结合、统一,才能谓之美。”[1]化用这个观点到教学实践中,可以为用好统编教材,发展学科核心素养提供思路。

一、什么是教学实施中的“全”与“粹”

在当前的高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用好统编教材,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需要直面三个问题:其一,如何通过初高中历史课程的有效衔接,体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发展性;其二,如何解决好教材容量大与课时相对少的矛盾,提升高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其三,如何有效實现素养发展与教学行为的有机统一,体现高中历史教学的实践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把握好教学实施中的“全”与“粹”就极具意义。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全”,指向的是在历史时空下,由史实和观点有机组成的,以描述性为主的历史叙事。这种叙事有几个特点:一是发生在教学实践中,主题鲜明,围绕教学主旨发生;二是具有整体性、表象化和易感知的特点。通过这种叙事,学生对教学内容可以形成整体性的具象化的感知,以及初步的历史认识。

中学历史教学中的“粹”,指向的是在唯物史观的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的,由典型生动的史实、基于史实的逻辑分析、统领性的核心观点构建起来的历史解释,具有典型性、深层次、形成性、体系化的特点。这种解释的构建,有助于学生逐步进入深层次、规律性的理性认识阶段,有助于学生寓情于理,形成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对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的深刻关怀。

教学实施中以“全”铺垫,以“粹”升华,“全”然后“粹”,相辅相成,是实现教学目标,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

二、教学实施中如何把握“全”与“粹”的关系

统编高中历史教材《中外历史纲要》的定位是高中历史必修课程,“学生通过学习,掌握中国史和世界史的重要史事和发展脉络,基本形成对历史的整体认识”[2]。在教材体例、内容方面,《中外历史纲要》与初中教材具有较大的重合度,可以说,教材本身已经呈现出较清晰的整体性的历史叙事,这为实现教学实施中的“全”提供了比较充分的资源。结合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对史实、史论做贯通回顾以及适当的补充,形成时序清晰,史实丰富,史论明确的历史叙事,“全”的基础性作用即已体现。高中阶段应更加着重于拔“粹”,注重“粹”的发展性功能,即明确主题立意,把握关键问题,通过有效的教学过程,形成具有典型性统领性的历史解释,帮助学生把握历史本质,认识历史规律,实现核心素养和学业质量的高层次水平要求。

下面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的教学实施为例,谈谈在具体实践中如何把握好“全”与“粹”的关系,二者结合,以“全”奠基,以“粹”升华,“全然后粹”。

(一)学情教情分析

1.通过对照初高中课程标准的相关表述,可以知道:

(1)内容要求有较高的重合度;

(2)初中课标的表达更具体、更细化,高中课标的表达更具概括性和统领性;

(3)都强调“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这一历史认识;

(4)高中课标还提出要“认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高中课标对认识水平的要求更高,更注重整体性,并且明确引入“十四年抗战”的历史认识。

2.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史实,并形成相关的历史认识。同时,在课堂学习之外,学生还有很多渠道接触和了解更多史实和史论,其中可能存在非理性、片面化甚至历史虚无的认知。这一学情为“全然后粹”的教学实施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学实施要避免简单重复,还要致力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更深层次的全面合理的历史认识。

(二)设计思路

通过分析教情和学情,确定以下策略,以实现“全然后粹”的思路。

(1)历史叙事方面,是为“全”。先以时序贯通史实,并强调完整体现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的十四年历程;同时要补充必要的史实,体现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其他地区反法西斯战争之间的共时性及相关性。帮助学生形成整体性的认识,也为解决核心问题提供基础。

(2)关键问题的选取和论证,是为“粹”。把“认识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作为统领性的核心问题,通过对这一论断的再认识,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并且“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精神;理解十四年抗战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历史意义。”

(3)教学史料的选取。首先以教材为核心,充分发挥教材的教学资源作用;其次选取视频、歌曲、图片等典型史

文档评论(0)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信息技术指导,信息化类标书制作等,有20年相关工作经验。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3年11月15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