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pdfVIP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pdf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第1页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

抗血栓药物是急性血栓性疾病应急处置及慢性血栓性疾病长期

治疗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抗凝药物、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及纤溶药

物等。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血栓性疾病患病人数逐年上升,抗

血栓药物被广泛应用,抗血栓药物导致的出血事件也逐年增多。据

统计,接受维生素K拮抗剂治疗的患者大出血发生率为1%~3%。接

受介入手术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抗血栓治

疗时,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达16.6%。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抗血栓治疗预后最差的不良事件,可导致患

者死亡或永久性残疾,据报道大约25%的颅内出血与口服抗凝药物

治疗有关,接受双联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的患者发生ICH的风险较单

独使用阿司匹林者增加42%。急性脑梗死患者在溶栓后的出血率可

高达10%~48%,其中症状性出血转化发生率为2%~7%,且与不良

预后直接相关。因此,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血栓与止血危重病专业委

员会组织多学科专家联合撰写本共识,包括抗血栓药物监测、出血

评估、出血逆转治疗及重启抗血栓治疗4个部分,共14条规范(图

1),旨在帮助临床医师规范处置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第1页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第2页

一、抗血栓药物治疗的监测

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及监测方法,

提高抗血栓药物的使用安全性。规范1: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抗血

栓药物的药理学特征。临床医师必须熟悉各种常见抗血栓药物的作

用机制(图2)及药物代谢特征(表1)。抗凝药物可通过抑制凝血

因子的活性影响凝血瀑布的形成,从而发挥抗凝作用。按照作用机

制不同,抗凝药物可分为4大类:维生素K拮抗剂、间接凝血酶抑

制剂、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及Xa因子抑制剂。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通

过多种机制抑制血小板聚集,主要包括环氧化酶抑制剂、二磷酸腺

苷受体拮抗剂及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等。溶栓药

物包括链激酶、尿激酶及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plasminogenactivator,r-tPA)。因降纤药物对抗血栓治疗缺

乏有力的循证依据,故本文不作推荐。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第2页

最新:中国抗血栓药物相关出血诊疗规范专家共识(完整版)--第3页

规范2:临床医师应熟练掌握抗血栓药物的监测方法。抗血栓药物

是否起效、维持剂量是否安全,需要进行实验室监测。所有抗血栓

药物相关出血的患者均需检测血常规并筛查凝血功能。常规凝血功

能筛查至少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部分活化

凝血酶原时间(activatedpartialthromboplastintime,APTT)、凝

血酶时间(thrombintime,TT)及血浆纤维蛋白原。因为不同类型

抗血栓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因此药物起效后对凝血功能指标造成

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医师可根据指标的变化判断药物是否起效或过

量(表2)。如需调整抗血栓药物的剂量,则需选择标准化及稳定性

较高的凝血功能指标作为依据(表3)。

最新:中国抗血

文档评论(0)

zhaolubin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