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19《枣儿》分层作业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掸土(dǎn)翘首(qiào)横匾(biǎn)
B.嚼食(jué)雕塑(sù)折叠(zhé)
C.童谣(yáo)蓦然(mù)骑跨(kuà)
D.塞进(sāi)钢盔(kuī)凝视(níng)
【答案】D
【解析】
A项,“翘”是多音字,此处应读qiáo;B项,“嚼”是多音字,此处应读jiáo;C项,蓦mò。故选D。
2.下列句子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
B.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C.(男孩)踌躇欲下,又垂头丧气站住。
D.爷爷,我瞒着你,还偷偷藏着一棵枣儿,是留给我爹的??
【答案】D
【解析】
D项,“一棵枣儿”应为“一颗枣儿”。故选D。
3.依次填入全职人的心,收旧事的一项是()
白日里浑然一片的泉鸣,此时却能分出许多层次:那柔曼如提琴者,;那清脆如弹拨者,
;那厚重如贝斯轰响者,;那雄浑如铜管齐鸣者,。
①应为万道细流汇于空谷②是草丛中淌过的小溪
③定是激流直下陡壁,飞瀑落下深潭④是石缝间漏下的滴泉
A.①②④③B.②④①③C.②④③①D.④②①③
【答案】B
【解析】
“草丛中淌过的小溪”对应“柔曼”,“石缝间漏下的滴泉”如清脆的弹拨,“万道细流”交汇才会变得“厚重”,“飞瀑落下深潭”如“雄浑”的“铜管齐鸣”。故选B。
4.选词填空。
(1)我一急,把个枣儿囫囵个儿(吞咽)下肚了。
(2)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毛手毛脚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3)正巧,树上一颗枣儿落到鬼子的钢盔上,“咚”的一声,吓得那狗娘养的。(抱头就逃狼狈不堪)。
【答案】(1)吞(2)蹑手蹑脚(3)抱头就逃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词语的辨析能力。(1)“吞”指不嚼或不细嚼,整个儿地或成块地咽下去,与“咽”相比,更能突出“我”的心急,与“我一急”相照应。(2)“毛手毛脚”指做事粗心大意,不沉着;“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此处,小男孩是怕捡枣儿被发现,故意把脚步放轻些,所以要选“蹑手蹑脚”。(3)“抱头就逃”暗含“狼狈不堪”的意思,且有逃跑之意,更符合语境。
5.下面的台词意蕴丰富,请你揣摩其言外之意。
(1)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2)老人听好,我讲完一个故事,你才能吃一颗枣儿。噢,慢慢吃才能吃出个甜味。
(3)男孩我娘说,出远门的人有时候不认识回家的路了。
【答案】(1)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2)隐含着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3)比喻情感的迷失、人生方向的迷失、精神家园的迷失。
【解析】
(1)“甜是甜”是指内在的品质。“不中看”是指外表的普通平凡。所以这句话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注重内在的世俗风气。
(2)不仅是对吃枣而言,也是对一般生活哲理的泛指。其中隐含的是对既往岁月、传统生活、精神家园的感情。
(3)注意理解“不认识回家的路”的比喻义。
6.阅读拓展材料,你认为本剧所传达出的思想主旨是什么?
拓展材料:
《枣儿》连同孙鸿本人都应是许振球等老一辈小品作家十年辛苦一朝收获的最可喜的成果,是家乡土壤、父老心血和一切关心、呵护、扶持靖江小品创作的靖江人共同玉成的。
摆在我面前的枣儿不是一颗、两颗,而是数不清的一大片。爹喊自己的娃来吃,别人的娃却来了;娃喊自己的爹来吃,身边却只有别人的爹。他们使劲地喊,娃不应,爹也不应,漫山遍野无人应。田野里只回荡着祖孙二人无比热烈却又近乎无望的呼喊。我不禁也大喊一声:为什么没有回音?为什么这饱含着爹娘生命的人性和人情之果竟唤不回从小也是由它奶大养大的儿孙?这是怎样的一种生存状态?
这枣儿啊,你到底是苦涩还是香甜?
既甜又苦,五味俱全,成色不一,自在真实,性情各异,皆可入口,却需咀嚼,不咀嚼就品不出它们的真味道。
选自齐致翔《品枣儿——为枣儿——靖江戏剧小品选序》
【答案】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传统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全剧以枣儿为象征,借枣儿来写亲情,又借亲情来反映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作者在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作业)同步备课(部编版)原卷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作业)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原卷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曹刿论战》(导学案)同步备课(部编版)解析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教学设计)同步备课(部编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原卷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同步备课(部编版)原卷版.docx
- 中考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枣儿》(分层作业)解析版.docx
- 小学教育教学方方面面 + 关注
-
实名认证服务提供商
本人从事中学语文教学8年,有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爱好写作,可提供中小学生阅读、写作方面的教育、教学资料心得,与大家一起学习进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