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及答案.pdf

此“教育”领域文档为创作者个人分享资料,不作为权威性指导和指引,仅供参考
  1. 1、本文档共2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南京市2023届高三最后一模历史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

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石器早、中期墓葬中的随葬品,大多是墓主人生前的“私人”

用品,而新石器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则出现了不同规格的墓葬

形制,随葬品数量不等,甚至出现象牙和玉料等彰显墓主人身份

的物件。这一变化说明当时

A.礼制观念萌发

B.手工业技术高超

C.国家形态初具

D.血缘氏族被打破

2.下图为山东临沂五里堡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庖厨图》(局部)

图中有双人烧烤的画面,其中一人在烧烤肉串,另一人持扇扇风。

这幅图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当时

A.百姓过着较为富裕的生活

B.农业经营的主体多样

C.农产品商品化的程度提高

D.上层社会的生活图景

3.唐律规定“诸断罪皆须具引律、令、格、式正文,违者笞三十”,

“诸犯死罪非十恶,而祖父母、父母老疾应侍,且近亲中又无成

年男丁者,须奏报裁决”。由此可见,唐律

A.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

B.渗透外儒内法理念

C.体现以情入法的特征

D.秉持平等理性思想

4.下表为宋代江南若干市镇商税的增长(单位:贯),对此表解

读正确的是

镇名北宋熙宁商税额南宋商税增长指数

常州湖镇281410800284

青城19747592316

湖州乌墩镇210420484873

新市镇17716470265

A.江南市镇数量增加

B.城市商税成为政府重要财源

C.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D.折射出人口版图变化的影响

5.某位思想家的年谱中有下面这样一段文字:“先生三十七岁,

始悟格物致知。……中夜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寤寐中若有人语之

者,不觉呼跃,从者皆惊。始知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该思

想家的上述主张

A.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B.强调人的主观能动

C.体现了格物致知的实践论

D.突出反对君主专制

6.咸丰二年(1852年),清代漕粮海运,仅实行于江苏省。咸

丰三年,清政府宣布,将浙江全省以及苏、松、常、镇四府和太

仓州等处“漕米,同办海运”。由上海招商船承雇,装载海运至

天津。与上述变化密切相关的是

A.列强逐渐控制中国航运业

B.国内政治局势的剧烈变化

C.政府扶持民族航运业发展

D.近代造船工业兴起的影响

7.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时指出“其始雇用洋人,兼募沿海之

人,逐渐讲习,俟中国人驾驶行洋既有把握,再将洋人辞退”。

“此本权宜应急之谋,实非经久可恃之道”,只有“各事不必借

材异地,方为自强长策”。李鸿章意在说明

A.“中体西用”原则是权宜之策

B.办实业急需科技型人才

C.国家安全受制于洋人的困境

D.国家发展需要独立自主

8.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蓬勃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

扩大到地跨江西、福建、广东三省的广大地区,建立起数个省级

和一大批县级苏维埃政权,红军人数发展到12万余人,党员人数

达到13万以上。其主要原因是

A.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

B.人民民主革命政权广泛创建

C.中共成功实现战略转移

D.中共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9.抗战时期《力报》在一篇社评中提到:“华北我军出击之日,

正是敌机170架狂炸我陪都,市区大火,精华悉付一炬之时,我

军以胜利的出击回答日寇之残暴兽行,为遇难同胞雪恨。坚定了

全国的抗战意志。”社评所述我军的出击

A.成为国共合作抗战的典范

B.表明敌后战场正成为抗战主战场

C.推动抗战相持阶段的到来

D.有力配合了盟军太平洋战场作战

10.下图是发表于20世纪某一时期的宣传画,此画反映的事件

A.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基础

B.推动了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巩固

C.促使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化

D.有利于摆脱封建土地制度束缚

11.某次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一系列艰苦而充满智慧的工作,

一些对新中国存疑虑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59****27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