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教庄严藏-常熟博物馆藏佛教文物初探(一).docx

象教庄严藏-常熟博物馆藏佛教文物初探(一).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象教庄严藏

常熟博物馆藏佛教文物初探(一)

?

?

?

?

?

??

?

?

?

杜维荣/文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自东汉明帝永平年间正式传入中国,后经僧伽及信徒悉心研修,其教义、教理、教法等迅速流布于中华大地。根据佛教理论,只要通达佛法教义,即能获得“一切智”,跃为人中龙象,故而佛教又称为“龙象之教”。佛教教义与教理极其深邃,其思辨模式承袭古印度因明学理论,其哲学与中国传统思想迥异,然佛教之所以能在华夏各地蓬勃发展,深入民间,究其原因,无外乎两点:一、信徒对教理、教义深刻解读,并借助本土宗教(如道教)、学术(如儒学、玄学)等途径进行诠释解读,使广大民众理解接受。二、佛教文化融入建筑、雕塑、绘画、歌咏、舞蹈等艺术体裁广泛传播,使民众能短距离接触佛教思想,促使佛法教理传播更为深远。

造像艺术,是佛教文化赖以传播之重要载体。据《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记载,佛升天宫为母亲摩耶夫人说法,憍赏弥国优填王(Udayanavatsa)为使众生能睹佛陀威德庄严之相,敕能工巧匠以旃檀香木雕塑佛像,像高五尺,此举得到佛之安慰赞喜,佛言:“汝今已作无量利益,更无有人与汝等者。汝今于我佛法之中初为轨则,以是因缘故,令无量众生得大信利,汝今已获无量福德广大善根。”佛教界即此为造像之嚆失。信众根据经典旨趣,大量制作佛、菩萨、阿罗汉、护法神造像及佛教故事(包括本生题材、经变题材等)雕刻绘画,以此功德,祈求福报,从而使得佛教造像艺术得到空前发展。实际上,古印度佛教造像是从公元一世纪前后才出现,据考证,以印度西北部之犍陀罗(gandhara)为最原始,此类造像受古希腊雕塑影响较大。其次是印度中部之秣菟罗(梵mathura)和南部之阿玛拉瓦蒂(梵amravati),此两地之造像更接近印度人物特征。据相关文物资料可知,古印度佛教造像传世之作,以石雕为主,同时亦有木雕、石刻、泥塑、金铜铸造、胶彩绘画等等。随着佛教的东传,又出现干漆夹苎、刺绣、锤揲、油塑、陶瓷、漆雕、铜胎掐丝填珐琅等工艺手法,异彩纷呈,枚不胜举。佛教造像艺术既极大地推广了教义的传播,同时又为后人留下一项庄严瑰丽之宝藏。

常熟博物馆佛教文物繁杂,自魏晋历隋、唐、宋、元、明、清诸朝,藏品丰富,其中以金铜造像为多,同时又藏有大量佛教题材之绘画、经文抄本、木刻雕版印刷经典等。本篇撷取部分藏品为代表,略作解读,期以抛砖引玉,敬请方家教正。

北魏观世音菩萨铜造像(图1),[来自www.Lw5U.com]藏品总高11厘米,铜铸件。圣像跣足站立于开敷莲花台上,下层莲瓣平坦反敷,纹理模糊,上层莲瓣直立包裹莲台,莲瓣背面边缘有阴刻线,以增加立体感。主尊后背紧靠舟形身光,呈半圆雕状,头部后方用两道阴刻线突出圆光,圆光外围刻火焰纹,中央复饰有日轮图案,光焰于顶部汇聚,呈光明宝珠状;菩萨发髻高耸,束于宝冠,冠上系鬘白缯于两侧挽就硕大花结,白缯下端垂拂至肘间;双耳饰有圆形耳珰,项纹两道,胸前佩璎珞数道以为庄严;上身披轻穀天衣,右肩衣纹褶皱,洗练自然,下裙紧贴双腿,U形垂纹清晰灵动,极富有笈多艺术工艺特征;右手下垂持净瓶稍向前屈,左手屈臂执杨枝上举,条帛自左肩经腹部再上缠至右肘,帛端自然垂至身后。

此尊观世音菩萨像为佛教传入中国之早期作品,故而身材魁伟、面容丰满,明显描述其“勇猛丈夫观自在”之身相特征。右手持瓶,左手持杨枝,此是观世音菩萨造像之重要特征。瓶(kalasa),指以陶或金属等制造,用以储水之器具,为比丘十八物之一,盛水供饮用或洗濯。依律制,若瓷瓦者是净用,若铜铁者是触用。净触二瓶决不可混用。杨枝,印度传统咀嚼杨枝用于洁净口齿,可除热恼之病,今此二物用作菩萨之持物,即是寓意洗涤众生心地之罪垢污染,除却烦恼热病。此尊造像仅11厘米高度,然其神态自若、面容和蔼,无不体现出观世音菩萨慈悲济世精神为主导之神通自在。

隋释迦佛与多宝佛并座像(图2),藏品总高10.5厘米。释迦牟尼(梵?ākyamunaye),意为“释迦族的圣人”;原名乔达摩·悉达多(SiddhārthaGautama),中文意译“一切义利成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释迦族人,修行圆满得正等正觉,被尊称为释迦牟尼佛。佛陀(Buddhā),意为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大彻大悟之人。

多宝佛,又译大宝佛、宝胜佛、多宝如来。入灭后以本愿为全身舍利。依《妙法莲华经》卷四《见宝塔品》所载,此佛为东方宝净世界的教主。往昔行菩萨道时,立誓愿在成佛灭度之后,凡十方世界有宣说《妙法莲华经》之处,必自地涌现于前,以证明此经之真实义谛。故释尊说《妙法莲华经》时,有七宝塔从地中涌出,耸立于空中,塔内即有多宝如来坐师子座,请释尊入塔,赞叹宣说《妙法莲华经》之功德,并分半座与释尊。《大智度论》卷七曰:“有诸佛无人请者,

文档评论(0)

180****40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