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石器彩陶制作风格对西夏制瓷工艺的影响.docx

新石器彩陶制作风格对西夏制瓷工艺的影响.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

新石器彩陶制作风格对西夏制瓷工艺的影响

?

?

?

?

?

??

?

?

?

宁夏李进兴

西夏瓷器以黑白为崇尚颜色,以剔刻为工艺主流,以多层次、满密和豪迈简练的装饰风格而著称。许多人认为,西夏瓷器制作技术与其典型装饰风格是受磁州窑、定窑、耀州窑和宋、辽、金文化影响所致。但其实这更应该说是源自西夏本土,彩陶是西夏瓷器的制作技术与典型装饰风格的真正源头。

一、制作技术一脉相承

古羌族主要集中在河湟、塔里木盆地以南至葱岭西域地区、陇南至川西北一带,至唐朝时期开始向西北方向迁徙。迁徙的这部分古羌族,史称党项族,又称党项羌,也是西夏王国的主体民族。在这一地区考古专家发现了大量的卡约、马家窑、菜园等诸类新石器时期文化类型的彩陶器物。之后又在这一地区发现十一世纪的西夏瓷器,两者同属一地,生活的主体民族没有多大的变化。一个民族生存、延续和发展,食品和煮、盛食品的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一般自给自足,不足才发生交换。

瓷器的发明是人类祖先在长期制陶过程中,不断认识原材料的性能,总结烧成技术,积累丰富经验,从而产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陶与瓷器制作技术自古就有,都是选土、陶泥、制坯、干燥、修坯、上色、焙烧;小件拉坯、大件采用泥条盘筑法的加工方式,一脉相承。剔刻花工艺早在西北新石器的陶器上已出现(图1),并非宋代、辽代或金代所发明,谈不上谁跟谁学。

二、布图格局完全类同

西夏瓷器布图格局完全出自新石器时期的彩陶。从西北已出土的彩陶来看,在其口、颈、肩、腹等部位上进行精细打磨和绘画,在腹部以下至足部只进行简单打磨,也不绘画,形成了类八分的布图格局,也有的彩陶装饰工艺布满全器的,但出土量较少。如甘肃省广和县地巴坪出土菱格十字圆点纹彩陶瓮(图2),口径17、底径12.1、高34厘米,1973年广河县地巴坪出土,甘肃省博物馆藏。橙黄陶。施黑、红彩,口内绘垂弧纹,颈部绘一周锯齿纹,腹部用黑、红复彩绘二方连续的大菱格纹,内填十字纹和圆点纹。这件彩陶是半山类型中的精品,在装饰上就采用了典型的类八分布图格局,是半山中期彩陶典型布局之一。

而从出土的西夏瓷器来看,均在瓷器器皿口、肩、腹部施釉,腹部以下至足部不施釉,形成了半釉或类八分釉的施釉特点。在剔刻花、绘画过程中也是在施过釉的坯体上进行,整个器皿在施釉、装饰剔刻、绘画上也形成了类八分的布图格局。比如1971年内蒙古伊盟地区出土的褐釉剔刻海棠花瓷罐(图3),高20.3、口径11、腹径19、底径8.5厘米。这件瓷罐大口圆唇,圆腹,圈足微撇,口至上腹施酱褐色釉,下腹和圈足露胎,腹部剔刻出两组开光海棠花纹,开光外饰云水纹。这件罐在装饰上就采用了典型的类八分布图格局。

彩陶上这种类八分的布图格局在西夏瓷器的构图中得到了传承与保留,而在宋、辽、金等窑址罕见。

在彩陶盆内的绘画,有的采用了一分为三的构图格局。如甘肃省博物馆藏的涡纹网纹彩陶盆(图4),底径5.5、高7.7厘米,泥质橙黄陶,表面打磨光亮。敞口,鼓腹,腹下急收缩足,小平底。彩陶盆的口沿以黑彩锯齿纹涂饰,盆内壁为网格纹,盆底采用了一分为三的构图格局,以红黑彩绘制似鱼的图案。而在西夏瓷器中,水波游鱼盆是灵武回民巷瓷窑的大宗产品。鱼的造型比较固定,鱼鳞几乎都用管形器戳出,鱼的布图格局也是采用了一分为三的构图格局,如西夏博物馆的水波游鱼盆(图5),就是三条鱼向同一个方向游。

三、分层装饰风格如出一辙

兴盛于新石器时期的彩陶是西夏瓷器艺术的重要源头。在陶瓷上用彩绘进行装饰最早见于彩陶。彩陶纹样最早采用了对比、开光、分割、多层等装饰方法,并被西夏时期的各种工艺美术形式所采用。同时,彩陶所形成的程式化的装饰风格也被沿袭下来,西夏瓷器的装饰风格就与彩陶有许多共同之处。

西夏瓷在装饰上也以繁密著称,图案纹饰往往从头到脚密布全器,比彩陶的分层次和繁密风格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彩陶中,很多都采用了层次分割法——用黑色或红色平行线纹将器身从上至下分割成为三至六个装饰层,再分别进行装饰,而西夏瓷器的装饰图案大多也与彩陶一样,用黑色或刻划线条分为三层,多者达六层不等。

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彩陶瓮(图6),瓮高46厘米,口沿有四只提耳,平口,短颈,阔肩,腹部逐渐下收,平底,系泥制红陶。被誉为中国的“彩陶王”,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陶器外壁用黑彩绘出上、中、下三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中层为旋涡纹,下层为水波纹。上层的花卉纹和下层的水波纹,纹带均窄。中层的旋涡纹纹带最宽,是主体花纹。如果将分割线算在内,装饰层有六层。

剔刻花经瓶(图7),高30.5、口径9.2、底径10.2厘米,平折广口,口部刮釉,束颈、平宽肩,深腹修长,暗圈足。瓶体分为两层纹饰,上层为花卉纹,有开光牡丹、牡丹叶、斜线纹组成,下层为忍冬纹。上层花卉纹纹带最宽,是主体花纹,下层纹带最窄,是辅助

文档评论(0)

134****797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