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干预方案的设计.docx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干预方案的设计.docx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干预方案的设计

?

?

吴旻李丹萍

〔摘要〕心理资本的提升对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积极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目前尚没有针对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心理资本干预方案。依托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结构,从干预方案的理论依据、体例、具体内容三方面,设计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干预方案,对于广大农村寄宿制学校及一线教师,具有一定的指导及借鉴意义。

〔关键词〕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干预方案

〔〕G44〔〕A〔〕1671-2684(2020)09-0046-06

农村寄宿生又称住校生,是指在农村镇区或乡村寄宿制学校就读,日常吃、住都在学校,每隔一周或更长时间回家的学生[1]。目前,我国农村寄宿生群体规模已超过3200万人,其中,小学寄宿生达934.6万人,占农村小学生总人数的14.1%[2]。农村小学寄宿生是一个颇为特殊的群体。一方面,他们作为小学生,身心发展尚不成熟,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另一方面,他们过早离开父母及家人寄宿在学校,需要独自面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其整体心理水平及适应状况不容乐观,幸福感水平较低,问题行为凸显[3-4]。

农村小学寄宿生的健康成长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2018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关于全面加强乡村小规模学校和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8〕27号)(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这两类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但仍是教育的短板,应充分发挥寄宿制学校全天候育人和农村教育资源的独特优势,合理安排学生在校时间,统筹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完善育人模式”。[5]

心理资本作为个体积极心理资源,具有投资与收益的特性和“类状态”的特征,可以通过有目的的干预得到开发。Luthans、Avey等[6]在一系列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理资本干预理论框架(PsychologicalCapitalIntervention,PCI),根据心理资本自我效能、乐观、希望和韧性四个核心观念设计了一套可行方案,并对干预的效果进行了一系列检验。目前,国内外学者基于PCI理论框架,做了多方面的积极探索,验证了PCI理论框架的有效性。结果发现,心理资本干预不仅能有效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同时能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主观幸福感,以及工作或学业表现[7-8]。由此可以推断,心理资本的提升有助于推动处境特殊的农村小学寄宿生的积极发展。

目前尚缺乏针对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系统干预。以往有关心理资本的干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干预对象方面,大部分干预研究对象集中于企业员工、教师等群体,针对青少年群体,特别是针对特殊群体的心理资本干预研究较少;干预形式上,有短期、高度聚焦的团体干预、网络干预,而长期、系统的团体辅导较少;干预内容方面,针对心理资本某一具体维度的干预较多,而整合心理资本各个维度分别进行的干预较少。因此,有必要针对农村小学寄宿生群体,开发专门的心理资本干预方案。

一、干预方案设计的理论依据

以积极心理干预(PositivePsychologyInterventions,PPIs)[9]及Luthans、Avey等[6]提出的心理资本干预的PCI理论模型为依据,结合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結构及内涵[10],分别对农村小学寄宿生心理资本的乐观、希望、坚韧、感恩、自主和乐群六个维度进行综合系统干预。干预方案的理论依据如下。

1.乐观(Optimism)。即农村小学寄宿生有较高的自我效能感(自信),情绪积极,对过去能进行积极的归因,对未来有积极的期待。对乐观的干预以塞里格曼[11]习得性乐观理论为基础。塞里格曼认为,人们可能会习得性无助,也能习得性乐观。乐观是一种解释风格,将消极事件归因为外在的、不稳定的因素,将积极的事件解释为内在的、稳定的因素。Luthans、Avey等[6]认为,乐观的干预包括自我效能训练和积极期待训练,当被干预者自信能够制定计划并付诸实践时,他们对未来的积极期待就会增加;当被干预者对未来成功的期望增加时,他们的乐观水平就会提升。因此,针对农村小学寄宿生乐观的干预包括自我效能训练和积极期待训练。

2.希望(Hope)。即农村小学寄宿生具有明确的目标及努力实现目标的动力,具有实现目标的方法并能够灵活调整目标。Snyder[12]的希望理论指出,希望是一种由目标、路径思维和能动性构成的心理特征。希望水平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通过一些综合的指导和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希望水平。Snyder从希望的结构性定义提出对希望的干预包括三方面内容:设定清晰而客观的目标;增加动力;增强路径思维。针对青少年的希望干预是通过培养学生的目标动力、目标思维和路径思维来促使学生学会积极地设定目标,并朝目标采取有效的行动,从而

文档评论(0)

姜志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搞茯苓的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