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
??
关于《明夷待访录》中所体现的黄宗羲政治哲学思想的研究
?
?
?
?
?
??
?
?
?
贺志韧
摘要:《明夷待访录》是我国明代末期著名思想家黄宗羲撰写的一本蕴含了丰富政治哲学思想的重要著作。该书总结了明朝衰亡的经验教训,通过对上古三代及三代以后的政治体制的比较,对秦汉以后,尤其是明代的封建专制体制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批判。认为将“天下人之天下”变为“一家一姓之天下”是造成天下百姓贫困及封建王朝自身衰亡的根本原因,进而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和“君为天下之大害”的重要思想,具有先进的现代启蒙思想特色。其所推崇的“三代之法”实际上即是西方世界所倡导的具有自由、民主精神的“自然法”。另外,该书中还具有大量类似社会契约论和无政府主义的思想,认为没有君主的公民社会是最健康最合理的社会,人们会自发地按照自己和他人的需求组织成一个健全、有效的社会职能体系,具有鲜明的现代色彩,非常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参考。本文将就《明夷待访录》中所体现的黄宗羲的政治哲学思想进行梳理和发微,总结其特色,并评价其优劣。同时参照在其之前的类似思想观念以及国外的相关思想理论进行对比和分析,以图达到对这一思想获得较为深刻、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关键词:启蒙自然法社会契约论封建专制
K207:A:1000-8705(2015)03-79-84
《明夷待访录》一书是黄宗羲在其生命的晚期所作的,成书于清代康熙二年(1663)。其成书原因和目的是黄为后世准备的开万世太平的“为治大学”。“明夷”一词出自《周易》中的“明夷”卦,卦象为上卦为坤卦,下卦为离卦,地在火上,日没地下,意指暗主在上,明臣在下,即对封建君主专制的讽刺和抨击。“待访”是指等待后人的考察和吸取经验教训。此书因其过于激进的思想,在清代乾隆年间被长期列为禁书,直到晚清维新变法之际,才被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人从故纸堆里发掘出来,“将其书节抄,印数万本,秘密散布”,使之广为流传,为当时的资产阶级改良实验提供了重要参考和理论服务。该书现在所存篇目不全,仅余二十一篇。内容涉及到政治体制、教育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等多个方面,均是为治国理政、富国强兵所提的建议。其中《原君》《原臣》《原法》《置相》等篇专门阐述了他的政治理念和政治体制改革主张。
一、《明夷待访录》中的人性思想
人性论几乎是一切政治哲学思想的基础和前提,因为政治是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之上的,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是由一个个单个的个人组成的,政治哲学要体现出意义,就必须要首先对人的普遍性和个别性进行讨论,尤其是普遍性。比如老子认为人生来就是贪图美色、美食、美好的音乐等物质享受,所以他说“五音使人耳聋,五色使人目盲,五味使人口爽,驰骋田猎使人心发狂。”他还认为人一有思想就会对君主的统治表示不满,会乱发议论,从而不利于统治的维持、社会的安定,所以要“绝圣弃智,使民无知”,所以要“裹其腹,而虚其心,使民可由而不可知。”孔子认为人生来就有仁爱之心,但同时又有贪欲,所以要“约之以礼”“治之以德”。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要想富国强兵就必须推行让人民安居乐业、道德素质提升的王道政治。孔孟的思想成为先秦以后的儒家思想的正统与核心,被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推崇和继承。黄宗羲作为浙中王门的后期代表,却并不持有该种观点,而是支持荀子、韩非子的“人性本恶”的观点。荀子认为“人性本恶,其善者,伪也。”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自利的,但在后天的成长中通过社会交往不断地克服自己的贪欲,使自己向善,国家要通过制定礼法来约束个体的私欲。韩非子持有同样的观点,他说卖珠宝的商店老板希望他人富贵,而卖棺材的老板却希望他人死亡,并不是前者本性是善的,后者本性是恶的,而是因为他们的本性都是自私自利的,希望自己能够从中牟利而已。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所提到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一句正是对这一观点的最直接、最根本的表达。
“利”的观念在重农抑商、推崇“仁义”之学的古代中国,一直未能受到普遍的重视和认可,反而受到排斥和打压。孔子在《论语》中明确地说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孟子也说:“王何必曰利,唯有义而已矣。”将“义”和“利”放在鲜明的对立面上。这些圣贤的话语被后世几千年的儒学家奉为圭臬,并演变成教条,始终贯彻于主流意识形态之中。虽然在宋代浙学的永康学派和永嘉学派中以陈亮和叶适为代表的一部人重新划分了“义”和“利”的关系,将“义”和“利”视为有机统一体,而非对立矛盾体,从而将“利”推向一个积极、崇高的地位,但对于整个中国,封建王朝的影响却是极为有限的。“利”的观念在中国虽然一直未能受到重视,但在西方世界里却一直占据着重要,甚至是主导的地位。除中世纪受基督教伦理思想的影响,“利”的观念不被普遍认可以外,包括古希腊哲学和文艺复兴以后的启蒙思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产后盆底功能康复治疗能够预防哪些疾病.docx
- 基于Serverless的前端开发模式研究.docx
- 新时代下企业青年员工激励研究.docx
- 探索立体几何的教学方法.docx
- 我国乡规民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ocx
- 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物理预防研究进展.docx
- 科技保险发展研究.docx
- 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docx
- 北宋知荆南府现象研究.docx
- 有限公司纳税筹划的相关措施分析.docx
- 第18讲 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docx
- 第15讲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docx
- 第13课时 中东 欧洲西部.doc
- 第17讲 第16 课三国鼎立.docx
- 第17讲 第16课 三国鼎立 带解析.docx
- 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历史课时检测9近代西方的法律与教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
- 2024_2025学年高二数学下学期期末备考试卷文含解析.docx
- 山西版2024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二单元生产劳动与经营第5课时企业与劳动者教案.docx
- 第16讲 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带解析.docx
-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docx
文档评论(0)